边岗乡:
乡情简介 边岗乡交通便利,中长铁路横穿东西,德靠公路直通南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畅通的运输保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边岗乡已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边岗乡文明的新兴乡镇,为有识之士来此投资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岗乡党委和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连续多年被上级部门评为综合工作先进乡镇。 乡党委政府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大幅度调整全乡农业经济结构,以效益农业为本,引导农民改变原有的单一农业经营模式,向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方向发展。实施“园区辐射、基地发展、沿路开发、整体推进”战略,通过对园区基地的扶持,壮大了特色产业,突出了效益农业。远近闻名的太兴村大棚瓜菜园区大棚达400多栋,总占地面积100多公顷。娄家村的百公顷陆地菜、卧虎村的千米葡萄长廊以及丹城村的韭菜、地瓜也在全市小有名气,在形成一方产业同时,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发展上,已构建形成了肉牛、肉鸡、生猪、梅花鹿四大养殖业竞相繁荣的格局,全乡年出栏生猪10万头,存栏肉牛1万头,出栏肉鸡200万只,存栏梅花鹿2000只。广大农民通过养殖业发了家致了富。由于措施得利,2005年,全乡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500多公顷,蔬菜大棚发展到1000栋,畜牧业产值实现1.64亿元,拉动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发展简介 边岗乡是德惠市农业大乡。几年来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在效益农业上作文章边岗乡,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001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5.2亿元,其中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8亿元。农业经济 200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实现3.18亿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5600万元,林业产值2500万元、畜牧业产值1.9亿元、副业产值4200万元、渔业产值500万元。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是我乡三大支柱产业。在种养园区(基地)建设上,认真实施“1532”工程;即沿德靠路抓好一条综合经济开发带,抓好5个效益农业园区(太兴村蔬菜大棚园区、卧虎村葡萄园区、奋进村露地蔬菜园区、丹城村搅头窝堡特色经济园区、良种场林业苗木园区),抓好3个科学养殖基地(以庆丰和金星两村为重点的肉鸡养殖基地、以取城和平两村为重点的养鱼基地、以太兴村为重点的养猪基地),抓好2个龙头养殖扩范小区(金星鹿场扩范小区、平安村蛋鸡场扩范小区)。主要有肉鸡、生猪、牛、羊、梅花鹿、瓜菜、林果等农畜产品。边岗乡
为了落实科教兴农,科教兴乡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边岗乡加大了科技兴农工作力度。以科技之冬,科技之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同时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工作。在农业科技项目上,实施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技术,名优特菜栽培技术,中草药等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生猪直线育肥法以及三元杂交瘦肉型猪育肥配套技术等,努力推进出口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促进了边岗乡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工业经济 2001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48亿元,村及个体私营企业1200家(其中村为企业3家)。边岗乡现有从业人员35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3%。重点企业有长发村饮料厂(主要生产“冰雪乐”品牌饮料)、边岗吉星种鸡场(主要集肉鸡育雏、售雏代养、回收加工一条龙服务)、德惠市立山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立山牌六元素有机肥)等。第三产业 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0.57元,从业人员8377人。组织结构乡机关设置5个办公室 党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经济贸易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税办公室。行政村和村民小组 太兴村 12组金星村 8组边岗村 10组 丹城村 11组双城村 12组平安村 10组新建村 9组卧虎村 15组刘店村 9组娄家村 10组庆丰村 10组长发村 7组奋进村 7组东岗村 10组招商引资 边岗乡具有近郊乡镇的区位优势,南与德惠市区接壤,北与农安毗邻。07025公路横穿东边岗乡西,德靠公路纵贯南北,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农业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楼房顺次兴起,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全面展开。软环境建设不断深入,坚持标本兼治原则,规范审批的服务、执法行为,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阻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减轻企业负担,杜绝“涉软”案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