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吉林辽源龙山区福镇街道办事处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晴高温 -11°C西北风<3级夜间晴低温 -23°C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晴高温 -10°C北风<3级夜间晴低温 -20°C东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晴高温 -7°C西南风<3级夜间晴低温 -21°C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小雪转晴高温 -2°C南风<3级夜间小雪转晴低温 -20°C西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晴高温 -4°C西北风<3级夜间晴低温 -23°C西风<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晴高温 -7°C西南风<3级夜间晴低温 -26°C西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晴高温 -4°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晴低温 -16°C无持续风向<3级
吉林辽源龙山区福镇街道办事处今天生活指数
紫外线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运动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福镇街道办事处:
概况沿革 古称祝阿、督杨,属九州之兖地,以大禹在此治水闻名。742年(唐天宝元年),取城西南禹息故城之禹, 省其息,改称祝阿为禹城。1958年8月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4月建禹城镇, 2000年5月8日,因区划调整原禹城镇和廿里堡乡合并成立市中街道办事处。自然状况 该处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洼, 东西最大距离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5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66.66公顷。主要河流有:邓金河、赵牛河、徒骇河。境内流长35.6公里,流域面积138平方公里。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蔬菜、棉花等。
全处辖14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少数民族1个:回族,集中居住在韩庄,有495人,占全处总人口的0.03%。全处有王、李、张、孟、孙等100多个姓氏,其中李姓最多。主要经济状况 1978年全处农村经济总收入784.68万元, 2000年为19.81亿元。第一、 二、三产业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56∶23。2000年完成财政收入253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2万元。强镇由来 该处是禹城市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是近年来在鲁西北平原腹地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现代化城镇。1995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排名德州市各乡镇之首,被称为“德州第一镇”。获得的市以上荣誉称号有: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齐鲁乡镇之星、山东省乡镇乡企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妇女工作先进单位、德州市奔小康先进镇、德州市农业科技示范镇、德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德州市“1123”工程先进镇、德州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镇。经济发展第一产业 建国前,土地贫脊,种植单一,多数农田掌握在地主手中,生产水平很低, 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总产38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仅为160万元。建国后,随着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加之各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作物品种不断优化,粮食产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幅增长。 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总产1600万公斤。90年代以来,该处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先后建成千亩以上瓜菜基地5个,千只以上畜禽基地10处,万米以上林带10个。发展了六和饲料集团、朝日食品公司、禹王植物油厂等各类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0余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实现基地规模化、种植区域化、管理技术化、产品标准化、销售合同化,基地变成了企业车间,农户变成了车间工人。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区;1999年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投资1000多万元,广泛开展了方田、机井、节水、改良、机械、良种和绿化六大工程建设。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目前, 全处的耕地有效灌溉率、良种普及率和农田耕播收机械化率达100%。发展订单农业, 涉及粮食、畜禽、瓜菜、林果等4大类30多个品种,总金额上亿元,昔日闻名的禹城东大洼,如今变成了聚宝盆。2000年粮食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总产3660.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6790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0884.2万元,林果业总产值90.4万元, 畜牧业总产值5746.6万元,渔业总产值68.8万元。耕地面积5466.66公顷,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066.66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00公顷,粮经比例为56∶44。第二产业 建国前,即有红炉、盆窑、编织等多家手工作坊。大跃进时期,“五小”工业遍地开花,社队工业开始发展,1978年建材、服装、木器、副食加工等企业相继成立, 从业人员达到1800人,实现产值250万元,利税万元;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198 8年发展户办、联办、镇村企业100多家,工业产值超过6000万元,占全县(市) 乡镇工业产值的1/4。 工业的飞速发展,为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活力。1995年办事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德州第一,并保持至今。1999年,15家镇村集体骨干企业果断转换经营机制,全部由法人代表一次性买断产权,改制为私营企业,激发了企业活力,效益明显提高。其中,禹王集团当年实现利税1140万元,比上年增长43%。2000年,该处党委进一步做出了经济工作重点向工业倾斜,全面建设工业强镇、民营大镇、三产重镇、财政富镇的重大决策,办事处上下掀起了招商引资、壮大民营、大上工业的热潮,培植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中,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余个。禹王集团日产900吨低温豆粕项目总投资2.1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低温豆粕生产线项目,其工艺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办事处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食品、化工、纺织、塑料、 羊绒、机械、造纸、制药等十大系列100多个产品类型的工业体系。禹王集团的高科技产品--“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中心、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向孕妇和学生推荐的惟一DHN类健脑产品, 获美国发明年会创造成就奖。金利集团的大豆蛋白粉全部出口; 东方塑胶厂的ABS管材、管件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荐产品; 有百年历史的禹城脱骨扒鸡,省内外闻名。2000年底,工业企业达233家,其中, 限额以上企业16家,禹城百强私营企业36家,有3家已获自营进出口权利。从业人员2.6万人,实现产值14.6亿元,利税9069万元。第三产业 全处进入90年代后,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沿街开发和旧城改造进展迅速。近年来,累计投资近10亿元,先后开发改造了老城街、建设路、 通衢路等12条商贸街,新建扩建了禹王、建材等8大专业批发市场以及禹城商城、 鸿福大厦等十几处大型商业网点, 其中1999年拓宽改造的老城商贸街全长1500米,投资1.7亿元,新建沿街商用楼房1100余间。当年拆迁建设,当年发挥效益,创禹城市城建开发建设速度的最快记录,德州市商贸流通现场会在此召开,向全市推广了市中办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设中的禹城商城,规划面积38.4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是目前德州市城镇旧城改造和市场建设一次性规划及拆迁面积最大、建设工程最重、 投入资金最多的城建开发工程,计划5年内建成集家电、服装、小商品批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20亿元的“鲁西北商贸第一城”。此外,占地9.33公顷的瓜菜批发大市场已选址完毕,正在规划建设。商业网点、商贸街道以及商贸市场的建设规模和设施水平在德州市同等乡镇中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被确定为德州市中心镇。 到2000年底, 全处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1496户,从业人员4895入,年创产值4.57亿元,利税5957万元。特色产业禹城扒鸡 禹城扒鸡有300多年历史, 以制作独特、香味浓郁、肉烂脱骨、营养丰富著称,早在1919年就载入《山东省各县乡土调查录》,当时,有“闻香下车,品尝为快”之说。目前,扒鸡生产企业有20多家,年生产能力4000多吨。禹城西瓜 以个大汁多、糖多味甜、清脆爽口、耐运输、耐贮藏闻名全国。该处种植面积达2000多公顷,是鲁西北平原地区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上市,年产1亿多公斤,畅销全国各地。橡塑产业 该类生产业户达到10余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园区2处,年产ABS、 DPVC、 转光农膜、聚氯乙烯等系列产品数十种,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社会进步文教科技 该办事处清朝以来,设有多处“私塾”读《四书》《五经》,1927年改为“学堂”。1948年禹城解放后发展现代教育,设小学6处,有教师8人,学生280人,并于1950年招收了部分正式教师。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教育部门一度陷于瘫痪,多数学校无法运行,教师纷纷改行、下放。1964年教育得到恢复,1985年以来,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1988年完成了校舍六配套。1995年扫盲工作通过省级验收。1999年推行了教育“四制” 改革。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入学率实现100%,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市第一,音体美、电教、图书等内部配套建设得到完善,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标准。1995年9月,投资700万元,修建了占地3.7公顷的市中办中学,建筑面积74 00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各1栋。到2000年,全处有学校21处(初中4处,小学17处),学生9067人(初中在校生4473人,小学在校生4594人),教师695人(小学教师40 9人,中学教师286人,其中,高中级职称404人) 。处教委被授予全国目标教学先进单位,红旗联中被全国书法教学研究委员会确定为写字教育实验基地。2000年,为国家输送高中专生845名,其中高中478名,中专367名。
福镇街道办事处天气新闻
福镇街道办事处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福镇街道办事处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福镇街道办事处生活信息
- 福镇街道办事处邮编查询
- 福镇街道办事处企业黄页
- 福镇街道办事处邮编查询
- 福镇街道办事处火车时刻表
- 福镇街道办事处汽车时刻表
- 福镇街道办事处公交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