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乡: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黑石乡地理位置 位于皋兰县北部,地处东经103°42′-104°03′,北纬36°23′-36°50′,东邻白银市白银区,南接石洞镇,西连西岔镇、永登县,北邻景泰县。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6公里。历史沿革 原名和平乡,以和平村命名,1958年时属西川公社,1961年由西川公社分出,为和平、大横两个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榆中县和平公社重名,故以驻地黑石川乡更名为黑石川公社,1983年6月改称为黑石川乡。人口民族 总人口21655人,其中男性10938人,女性10717人;总户数5232户;共有5个民族,少数17人,其中藏族7人,满族7人,回、傣、黎族各1人。行政区划 黑石川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气候环境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长,夏季炎热期限短,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多,光照较短,蒸发量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平均无霜期117天,平均气温6.3℃,平均降水量266毫米,且多集中在7-10月。资源物产 水资源有西电和引大水利工程。乡内已知的矿藏资源,有铁、金、铜、铅、锌、银、水泥大理岩、石灰石等。铁:分布于红柳沟,储量415万吨,品位25.5%;金:分布于朵家滩,矿床长5000米,宽500米,厚2米,含量0.2-2.96克/吨;铜、锌、银分布于石青洞一带,铜品位0.57%,储量2.77万吨;银含量17.6克/吨,储量24.5万吨;铅品位0.32%,储量1.8万吨;锌品位0.88%,储量2.8万吨;水泥大理岩分布于车路沟、牛皮洼等地,估计储1543.3万吨;石灰石矿分布于大横,估计储量6644万吨。土特产品 有和尚头小麦、红砂洋芋及小尾寒羊为主的各类优质种羊及羔羊。电力资源 境内有5600千伏、3150千伏、6300千伏、35千伏的变电所4个。乡镇企业 正大万头猪场、兰鑫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蓝天水泥厂、兴元轧钢厂、贵福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行政区划 黑石乡20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行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政村名称为:南台子、幸福、前屯、后屯、丹南、宋家、安乐、蛤蟆塘、牡丹岗、耕读、万福、新集、插鱼河、东崴子、黑石、朝阳、治安、苏子河、新立、和歌山;总户数3.300户,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农业劳动力5.100人。总人口中朝鲜族794人,占总人口的5.7%,其它少数民族783人,占总人口的5.6%,乡党委下辖2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0个,乡直支部9个,乡直支部名称为:机关支部、老干部支部、中学支部、小学支部、卫生院支部、水利所支部、林业站支部、烟叶站支部、粮库支部,全乡党员401人,其中农村党员302人,乡直党员98人。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3岁,全乡共有支部委员91人。党建沿革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1956年建乡,1958年改称为人民公社党委,19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86年改称为乡党委,2006年乡党委辖29个党支部,乡党委成员7人,纪委委员3人,党委书记兼乡长张仁国,党委副书记兼人大主席林荣利,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姜立敏。乡政府机构设置。1956年建立了乡政府,以后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每届政府任期届满换届,共产生十七届政府。1986年乡政府设立财政所、民政办公室、经营管理站、水利所、农机站、派出所、林业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司法办公室、农业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1992年乡政府设立烟叶站。2002年机构改革,设“三办一所”即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其它站所未变。群团组织。乡妇联辖20个村妇代会,会员4820名;乡团委辖22个团支部,有团员420名。特色产业 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28.318吨,社会总产值实现19.95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686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00元。历届班子都将黑石的发展产业确定在农、经、牧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目前“三黄一黑”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即黄豆、黄烟、畜牧业(以黄牛为主)、黑木耳。
“三黄一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