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子镇: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企业介绍 八家子镇从和龙市区往北走10多公里,过二道岭后,映入你眼帘的是一片平原,这就是有名的平岗平原,在这个平原上有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和龙市八家子镇。八家子镇位于和龙市东北部,幅员面积65.35平方公里,人口13781人,其中朝鲜族6972人,汉族6572人,其它民族237人,男6896人,女6885人,农业人口6139人,非农业人口7642人,辖有7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1个街道,9个委。镇政府驻在镇区上南路75号,镇内驻有八家子林业局。“八家子”地名源于老八家子(现河南村),因其当时居住八户人家而得名,1964年6月改为八家子镇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八家子镇。八家子镇是和龙市第二大工商小区,人口集中,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人文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朝和铁路横穿腹地、海兰江中游东域,耕地面积1434公顷,占全镇面积的21.9%。土壤有灰棕壤、暗棕壤、水稻土为主。地属河谷平原区,宜耕地平均海拔280-450米,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地部最高山峰海拔585.2公尺,西北部最低点海拔250公尺。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地等三大类型。有效积温2600-2650℃,年降水量420-470毫米。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烤烟、蔬菜等。产品介绍 八家子镇八家子镇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林、有石、有草、有沟,是发展多种经营生态沟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理想境地。区内建材资源充裕,全市开采量最大的白灰石场在八家子镇,全市最大的村办砖厂在上南村。此外,饮食业、运输业十分活跃,集贸市场繁华,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初步形成了综合开发工商小区的新格局。八家子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设备完备、布局合理,镇内有1所业余文化技术学校,4所小学,1所中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卫生院,6所村级卫生所,1所敬老院,1所中心供销社,4个分销店,1所信用合作社,各种社会保障体系齐全,人民安居乐业。第三产业,电讯事业蓬勃发展,餐饮服务,运输行业活跃,集贸物流繁荣,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有线电视全市联网,通讯事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综合开发工业小区的新局面。优势产业 八家子镇元葱,是一种世界性蔬菜,世界贸易范围比较广,数量也比较大。我国元葱要以保鲜葱头出口,其次是脱水元葱片,元葱汁等元葱制品。元葱以黄皮黄肉和白皮元葱最受欢迎,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八家子镇河南村位于平岗平原中部,靠近城区,交通便利,具有种植元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村种植的元葱,经州内有关部门鉴定,综合生化指标位居延边州首位,肉质厚,耐储藏,价格适中,极具市场竞争力,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八家子镇河南村元葱基地已初具规模。基地内设有180口深水井,灌溉水渠5000米,各项配套设施齐全。2005年水改旱种植元葱100公顷,两年内达到200公顷,元葱协会和经济人队伍正在逐步壮大之中。八家子镇将以河南村为龙头,向周边村屯辐射,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并以此带动全镇蔬菜业发展与此同时,元葱与养猪两项产业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我镇产为一结构调整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规划 八家子镇依托八家子镇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等优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围绕发展经济这一中心,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壮大现有经济,实施八家子镇中长期发展战略:即树立起“大三农”意识,走高、精、尖科技农业之路;壮大以木制品加工,八家子酱厂为主的等中小企业规模,走工业兴镇之路;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突破。
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各项任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基础农业、效益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多上项目形成群体优势,用项目带动我镇基地发展,加快推进我镇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