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车镇:
耿车模式 耿车镇
80年代中期,曾以乡村组户“四轮驱动”企业形成的“耿车模式”叫响大江南北,党的十六大以后,耿车人又勇于创新,开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二次艰苦创业”,实行新一组“四轮驱动”,即工业之轮驱动农业,城镇之轮驱动农村,企业之轮驱动农户,老板之轮驱动农民,四轮互为促进,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去年,宿城区耿车镇经济总收入43826万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33081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764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63.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16元。2008年以来,全镇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良好态势。经济发展 耿车镇大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全镇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塑料加工企业近20户,企业产品已向塑木、遮阳网、塑钢门窗、铝塑板、塑料民用产品等高档次产品转变。耿车镇先后启动建设了耿车工业园区、府前安置小区、锦绣农贸商城、文博苑、建材路商业街、大同中心村等一批重点工程,累计开工和竣工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曾先后获省级科技乡镇、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市民政双拥先进单位、市教育工作先进镇、市民营企业先进镇等荣誉。2006年耿车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财政收入902.6万元,同比增长39.8%;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同比增长16.8%,新增私营企业130户,个体工商户118户,工业用电突破4000万度。工业生产 耿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