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
简介 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北纬25°50′—26°26′,东经117°48′—118°39′。福建省面积第二大县。 全县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0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42.29万,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十强县和全省水电装机容量最大县,是一块充满商机与孕育希望的投资热土。通行闽南方言尤溪话。主要城镇 主要城镇——城关镇,县人民政府驻地。梅仙镇,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尤溪口镇:闽江重要航运站。八字桥乡:“金橘之乡”。池田村:瓷器著名。坂面乡:尤溪、大田、德化三县边界集镇。洋中镇:特产绵纸。
尤溪三角场朱熹雕像城南青印坊为宋理学家朱熹诞生地,公山麓有南溪书院,西侧有“半亩方塘”,东侧系“源头活水”。沈郎樟公园内两株大樟树相传为朱熹幼年所植。城中金鲫湛泉水清如镜,源源不绝。孔庙大成殿富丽堂皇,古貌犹存。东郊福星塔旋梯回廊,登临塔顶可远眺“双峰挂日”、“二水明霞”佳景,俯视沙洲公园翠竹青篁。坂面蓬莱山(九仙山)怪石嶙峋,绝献凌空。梅仙丰岩洞、中仙龙门洞,洞洞天然别致。中仙明山湖,山水幽异。名胜古迹还有台溪吉祥寺、西城罗汉岩、联合乡伏虎岩。北部边界连云一带是解放战争时期闽北游击队活动区自然资源 尤溪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森林、水力、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有林地面积37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94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4486万株,森林覆盖率74.2%。境内溪流众多,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装机容量达70万千瓦,其中尤溪河流域可开发装机达50万千瓦,可建五级中型以上电站,装机30万千瓦的街面大型水电站正在动工兴建。已探明并可供开采的矿产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铅锌、金、银、铜等28种,其中梅仙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黄金矿也有比较大的开采价值。传统特色农业有一定规模,盛产珍稀食用菌、茶叶、绿笋、笋干、金柑、芦柑、银杏等名特优产品,荣获“中国金柑之乡”称号。矿产 目前已发现有28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可供开采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60万吨,居华东地区之首。水力 全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省农村初级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达70多万千瓦。森林 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38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2%,活立木畜积量达1600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6000万株,年产商品材25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旅游 尤溪县群山如屏,层林似海,名胜古迹颇多,有朱熹南溪书院、开山书院、半亩方塘、活水源头、白鹤楼、文庙大成殿、桂峰古建筑群、天后宫、天湖寺、保安寺、福星塔、沈郎樟公园、沙洲公园、罗汉寺等人文景观,还有九阜山、白岩山、蓬莱山、罗汉山、枕头山、倒排岩、龙门古洞等自然景观,可供参观浏览或进一步开发。特产 金柑、芦柑、脐橙、银杏、板栗、东岩茶、蓬莱茶、鲜绿笋、金丝笋干、白笋干、土纸、香菇、蘑菇、红菇、草菇、杏鲍菇、茶树菇、金针菇、姬松茸、灵芝、木耳等土特产品久负盛名。地貌区划与类型地形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境内东西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错综;中部尤溪河谷斜贯南北。各地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模山海拔1472米,最低处尤溪口码头闽江江面海拔仅31米。1993年,水口电站建成后,库区水位升至70米,尤溪口码头72米。全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区划 尤溪县地貌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东部:洋中镇、汤川乡、中仙乡一带,为戴云山脉北段的一部分,以中山为主,山高谷深,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切割深度达300至500米,坡度大于30度,为中山区。 西部:新阳镇、八字桥乡、管前镇一带以及西城镇、梅仙镇、联合乡的西北部,为玳瑁山脉的北部,以中、低山为主,山势不及东部险峻,海拔多在500至800米,切割深度100至300米,坡度25至30度,为中、低山区。 中部:尤溪两岸地带,多为丘陵,沿河分布有一系列面积不大的串珠状河谷平原,地面起伏和缓,海拔均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低于300米,为丘陵谷地区。类型 尤溪县地貌有四大类型: 1、山地:主要分布在尤溪谷地的东面和西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共24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其中:中山(海拔800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北部也有一部分,西部11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低山(海拔500至800米),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和南部也有一部分,面积12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7%,是全县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 2、丘陵:主要分布在尤溪谷地两侧和山间分盆地同心周围,海拔500米以下,面积共7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其中:高丘,分布在尤溪谷地两侧地带,面积65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常与附近山地相连,有的则是山地余脉的延伸部分,相对高度小于300米,坡度25至30度;低丘,分布在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的周围,面积1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顶部浑圆,常有丘谷相间,相对高度多在150米以下,坡度在15至20度之间。 3、山间盆地:散布于丘陵和山地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起伏不大,较大的有后楼、洋中、汤川、中仙、西华、街面、新阳、凤元、联合、溪尾、台溪等盆地。面积共1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 4、河谷平原:分布在尤溪干、支流两岸,呈条带状或椭圆形展布,地面相对高度在3至5米之间,坡度小于5度。较大的有坂面、清溪、西城、城关、梅仙、西滨等平原。面积共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设施服务 尤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和能源供应体系。县乡村已形成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1733公里;建设中的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境内设立2个互通口,工程已于2004年11月3日建成通车。尤溪至北京行车时间仅一天一夜,到福州仅需1个多小时;铁路有在建的向蒲铁路及已建成通车的尤溪口火车站;尤溪口和西滨的500吨级码头已建成投入使用;已建成的水电装机容量达23.3万千瓦,居全省县级第一位;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县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