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城镇:
基本概况 濠城镇隶属于安徽省 蚌埠市 固镇县,位于固镇县城以东24公里处,是固镇县的东大门。行政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濠城镇地理位置该镇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3万人。濠城地处五河、泗县、灵璧、固镇四个县交界处,交通便利,S329横穿东西,集贸市场繁荣,交易活跃,是皖东北一个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2]历史文化 濠城镇古称洨城,西汉时曾设洨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后期,奠定西汉王朝四百多年基业的“垓下之战”即发生在濠城境内,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传颂千古的动人故事。西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任洨县令,在此撰写了《说文解字》,开中国古代字典之先河。濠城境内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品位高,史有“霸王烟雨”、“汉陵秋色”、“虞湾夕照”等十大古景,霸王城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家大楼遗址、韩信点将台、张良吹箫台等古迹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城镇周围散布有数百座古墓霸王别姬,2001年抢救性挖掘的I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据初步统计,慕名而来的游客年均在10000人以上。濠城镇作为觅踪访古的新兴旅游亮点,具有深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7年垓下遗址考古发现震动全国,垓下早期城址是我国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史城址发现之后,在淮河流域的一次重大发现,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在全国同时期具有很高的价值。出土的170件余文物,佐证了垓下距今4600年前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为区域城市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这一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 2001年,濠城被列为蚌埠市“十五”规划的唯一个商贸旅游型集镇和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为了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份珍贵的垓下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边贸重镇的优势,尽快把濠城建成新兴商贸旅游型城镇。濠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99年镇政府投入70万元建设了垓下街;2000年引资1000万元建设了霸王街;2001年先后投资30万元对集镇区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引资70万元建设了日产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又多方筹资120万夹山口汉墓群元在霸王街中心广场建设了“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和乌骓战马雕塑。一个市场大、功能全、环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蚌埠市政府已把“垓下古战场”列入市“三山两湖一场”的旅游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