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德镇:
基本概况 感德镇地处北纬25°18′,东经117°51′。感德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境内有远近闻名的潘田铁矿,有漳泉肖铁路第一桥尾厝大桥,有近5000米长的华东最长隧道坑仔口隧道。1997年,面积221.8平方千米,人口5.1万。历史沿革 从考古发现的石器、陶器等文物看,早在殷周时代,就有人类在感德这方水土上生活。宋代,感德寓“以德感化”之意为金田乡感德里。明清时为感德里。民国时期先后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长康区;民国34年(1945年)10月分属潘桃、乐德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长康区、第五区、第十三区;1955年9月建立感德区;1956年6月改属长坑区;1958年10月成立感德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设感德区,下辖11个小公社;1965年4月撤区为感德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乡建制,1985年置感德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11月改为镇建制。2005年,全镇辖22个行政村和2个场,人口53100人。行政区划 辖洪佑、潘田、华地、大坂、福德、炉地、岭西、尾厝、洋山、五甲、大格、槐川、槐植、槐东、槐杨、霞云、霞中、霞庭、霞春、岐阳、石门、龙通22个村委会。[1]自然资源感德主要姓氏 民国以前为安溪县感德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感桃乡,今域属焉。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称潘桃乡。主要姓氏有吴、汪、王、陈。
【注:感德镇位于安溪县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坡,东连剑斗镇,南与长坑、祥华、福田乡接壤,北邻永春县,西毗漳平市,西北与桃舟乡交界。现辖22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