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乡:
简介 相传,国宝古时多为郭氏世居,故称“郭坂”。清代文人将“郭坂”谐音雅化,改称“国宝”。宋、明时属集贤乡新化里,清时属新化里后格社;民国时期属赤水乡,建国初期属第五区,1956年属赤水区;1958年属赤水公社;1961年将浔中公社的格头、后格(现更名为厚德)、雷峰公社的上云(现更名为祥云)、赤水公社的佛岭、国宝、南斗划出,并增设上洋、内坂2个大队,建立佛岭人民公社,1981年改称国宝公社,1984年改称国宝乡。自然资源资源 国宝乡自然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7944亩,林地面积59281亩,主产杉、松、杂木和毛竹;茶叶、油茶、柑桔、油柿、梨等经济林3978亩;有高岭土、铁、铅、锌、铜、银、无烟煤、泥煤、叶腊石等矿藏。基础设施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境内交通方便,省道305线(泉州至永安)贯穿全乡南北,县城通往西部10个乡镇公路都经国宝境内,各村公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遍及全乡每个角落,数字移动通讯已经开通,有线电视光缆投入使用。全乡已建山塘、水库20多处,水渠、水圳500多条,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全乡现有水电装机1500千瓦,并与县联网,电力供应充足。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0所,已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乡村有卫生院(所)、文化站、电影队、老人活动中心等。农业 国宝乡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全乡工农业产值869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880万元,农业产值2815元),企业产值11800万元,财政收入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16元。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积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以陶瓷生产为主,积极发展水电、矿产等产业,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陶瓷产品中的花插、花盆等颇具特色,深受外商的青睐,畅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国宝企业集团公司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乡企业快速发展,涌现出多家全县纳税大户和出口创汇大户。发展思路 国宝乡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坚持“能快则快”的方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组织实施“一二四”工程(即:一个主导产业——养殖业;二个特色农业——早产优质德化梨和黄栀子食用色素;四个基地——脱毒马铃薯、蔬菜、食用菌和毛竹);培育陶瓷、水电、矿产等重点产业,推动全乡企业全面发展,撑大经济总量,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向宽裕型小康迈进,把该乡建设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城郊集镇。国宝乡各村国宝村 国宝村位于国宝乡西北部,与佛岭、格头和赤水镇的岭边村、福全村、猛虎村毗邻。全村地势为低山与丘陵交错,土地总面积8.4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1999年底全村共有199户842人。
国宝村原属赤水公社管辖,1961年后属新建立的佛岭人民公社、国宝公社、国宝乡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