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
简介 辽宁海城大悲寺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子村(邮编114200),始建于1668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和东西配殿构成,有西方三圣和十六尊者,享受人间烟火,保护万民平安。辽宁海城大悲寺全体僧人持不捉金钱戒律,日中一食。僧人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10遍楞严咒,下午2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保持佛陀制度,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始行脚。行脚途中托钵乞食。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大悲寺里没有功德箱,每月2场佛事(14日超拔、15日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年四月初八,七月十五两次皈依。皈依居士必须背会《心经》 《大悲咒》 ,才发给皈依证书。辽宁海城地区的大悲寺,全体僧人持金钱戒律,日中一食。寺院里没有功德箱,每月2场佛事(14超拔、15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年在4月8,7月15两次皈依。皈依居士必须背会《心经》《大悲咒》,才发给皈依证书。僧人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10遍楞严咒,下午2个小时读诵戒律,每天休息时间4个小时。保持佛陀制度,每年8月15开始行脚。行脚途中托钵乞食。寺院里戒律严谨,僧人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历史沿革 大悲寺距西充县城35公里,距西碾乡1.5公里,与南部碾垭乡相比邻,为西充县北陲古刹。据寺中残碑考察,其寺始建唐昭宗天复年间,辉煌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其后代有兴衰,屡毁屡建,历代地图上皆标有大悲寺名称。当时大悲寺内塑有一尊高大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故称大悲寺,中国百姓最崇敬观音,香火旺盛。明末兵荒马乱,千年古刹及满堂佛像,化灰烬,毁于一旦。清朝康熙十一年(1671年),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天王殿及钟鼓二楼,客寮饭堂及碾磨房等殿堂。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有庙田80余亩,僧侣十余人。历代名僧辈出,高僧云集,该寺方丈释真清,曾三次徒步至南海朝圣,兼任成都文殊院后堂。95岁圆寂于大悲寺,火化全身,骨灰盛装在一个瓷花罈内,上刻“清传临济正宗第七代示寂满颐考老和尚之金罈”二十字,埋于七级灵塔之灵塔之内。嘉庆年间(约1797年)白莲教之乱,大悲寺再度惨遭火焚。光绪年间(约1880年)重建大悲寺,规模大不如前大悲寺法语碑。当代高僧海山(俗名马廷耀,西充县人)15岁(即1944年)在大悲寺出家,19岁到文殊院受戒、参禅,20岁考入成都昭觉寺佛学院。60年代的“文革”期间,被送回原籍劳动,留恋幼年出家的大悲寺,曾来破寺居住数月,虔心念佛,以志不忘,后又回归昭觉寺。现任佛教协会副会长、兼任万佛寺与广德寺方丈。新中国成立后,将大悲寺古刹辟为学校,1999年8月,落实宗教政策,批准为开放寺庙,学校搬迁异地,寺庙退还佛教。当地信众出钱出力,修复大雄宝殿,新建观音殿,念佛堂及客寮食堂。购回玉佛11尊置于殿内,古刹焕然一新。当地信众又将挖出的释真清方丈骨灰瓷罈,献给大悲寺。释仁明(俗名罗世奎,南部碾垭乡人)长期居此寺筹建寺庙,艰苦备尝。2002的4月,聘为该寺住持。寺庙特色 修复后的大悲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和东西平安。年接待香客达3万人左右。大悲寺周围人杰地灵,这块圣杰的沃土曾养育了吕正操、吕东等一代豪杰。)受过皇封的大悲寺七眼透龙碑立在院中,曾有两位明君亲临,增添了寺院的对外影响力,成为本地最有影响的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