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坑镇:
自然地理 晋江火车站内坑镇素有晋江“西大门”之称。历史沿革 领导视察在土地革命时期,内坑是晋南特支、晋南县委的主要活动基地。1931年,成立砌坑党支部,系晋江市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是泉州地下党隐蔽基地之一。1946年12月至1949年7月,是****泉州中心县委机关和人民游击队泉州团队部驻地,中心县委在此指挥泉属厦门、漳州(部分)等地的革命斗争。今天的内坑辖28行政村,是晋江市老区基点镇之一。行政区划 内坑辖区有2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人口63911人,共16155户,海外三胞近4万人。
行政村名:东宅村:东宅、宫仔口;古山村:古山;宅内村:宅内;后山村:后山;深圳村:深圳、内林、井上;白安村:白安、歧山;湖内村:湖内、后坑、社仔;吕厝村:吕厝、大田边;山头村:山头、铺顶、石湖潭;潘厝:潘厝、田边;亭顶村:亭顶、后库;前洪村:前洪、后厝;割州村:割州、潭头;长埔村;长埔;砌坑村:砌坑;后坑村:后坑;柑市村:柑市、刺园、贞慕;下尾村:下尾;上方村;上方张、上方黄;下村村:下村、下黄、灰厝、云头;内湖村:内湖;黄塘村:黄塘;土安村:土安、宫前、前宅、后溪;黎山村:前山、张坑;东村村:东村、立厝;内山尾村:内山尾、洋内;坑尾村:坑尾;加塘村:加塘、岭顶。基础设施 供电工程:内坑11万伏输变电站为全省首家镇办电力企业,被评为“2000年福建省三百家最大乡镇企业”;2003年度被泉州市政评为纳税超500万企业,用电量超3.3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