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岭乡:
简介 崎岭乡崎岭乡位于平和县西部山区,东临霞寨,西接秀峰,南依九峰,北临芦溪,省道公路贯穿崎岭腹地。全乡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1.73万亩。现辖13个村委会,171个村民小组,24760多人。崎岭自然资源丰富,是平和县重点林区之一。大芹山下的溪头村,林木参天,竹海茫茫,全村拥有竹林面积1.9万亩。几年来,在发展林竹业的同时,大搞竹木加工取得可观的效益。概况 平和县崎岭乡地处平和县西部,闽南第一高山——大芹山下,省道官九线贯穿全境,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山高雾多,是中国名茶——白芽奇兰茶的原产地。这里年平均气温21.3℃,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1900毫米,属南亚热带气候,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极适宜茶叶种植。崎岭乡耕地面积1.7万亩,山地面积16.5万亩,现有茶3万多亩(其中白芽奇兰茶1.0万亩),年产毛茶1000吨,年产值1800万元。特产白芽奇兰茶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崎岭“白芽奇兰”是福建乌龙茶中珍奇名贵品种之一,据医学名家鉴评,它不但具有清香甘润的独特风味,而且含有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饮料佳品,还能起治病防癌的药物作用,产品畅销海内外。1986年以来,“白芽奇兰”先后获省名茶评比第一名和一等奖,1991-1993年连续三年获省优名茶,1993年获中国第二届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该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评,荣获部优产品称号。1997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获福建省著名商标认证,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国内省部级奖励。崎岭白芽奇兰茶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特别是在闽南、广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市场广阔,价格稳步上扬,产品供不应求。经过精制茶厂加工的“白芽奇兰”等名优茶叶源源不断地销往广东、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倍受海内外名家赞赏。振兴经济新举措树龙头 围南湖绕茶叶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重点引导、扶持“平和阳山茶厂”、“福建天用茶叶”、“平和崎岭奇兰茶叶”、“平和珏露奇兰茶”等企业建好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逐步发展成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省、市的茶叶产业分工,加强与厦门市及其他地区的协作,延长产业链,带动一些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比如,向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果味茶、药用茶、茶粉、茶叶食品及茶叶保健品方向延伸和发展。抓技改 从2006年开始,中国在茶叶上全面推行QS市场准入制度,而茶叶的QS市场准入,茶叶初制加工厂必须实行茶叶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为此,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改,将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从肥料、病虫防治到加工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同时,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比赛等形式,大力推广茶园科学管护、精深加工新技术;开设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的先进经验介绍等课程,有效保障加工各类高中低档茶叶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创品牌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形象,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白芽奇兰茶”已获得诸多认证和荣誉,1993年获中国第二届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评,荣获部优产品称号。但这对品牌建设来说还是刚刚起步。面对全球经济新形势,“白芽奇兰茶”茶叶要打造具有国内外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还需在生产规模、标准化、产品质量、营销服务等多方面下大力气。整合现有的小、散、差的茶叶企业,对茶农生产的优质茶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生产指导、统一品牌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批发、统一缴税,以推进茶叶标准化工作。同时,舍得加大投入,开展多形式的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如参加国内外的重大茶事活动、评比活动等,以提高茶叶知名度。活流通 在崎岭乡镇建立一个辐射面广,具有相当规模、品类齐全的茶叶一条街或茶叶专业市场,吸引外地茶叶商贩到该专业市场批发茶叶。同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产销协会等各类茶叶中介服务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战略。特产“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茶”于96年4月通过省级审定的“福建茶树新良种”,为中国乌龙茶类中的珍品。根据其茶梢白毫显,中张又似“竹叶奇兰”特征,制成茶品质内质清香浓郁,带有独特的“兰花”香味,特取名为“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茶原产于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栽培历史众说不一,或传说起源于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或考认于100多年清末年间。据介绍平和县奇兰本有白芽、红芽、竹叶、青芽、早芽、晚芽、金面七类品种,1990年统一以“白芽”命名,并从此为茶叶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