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镇:
简介 石码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城镇,原与石狮、涵江并称福建“三大名镇”。石码原名石奚谷,唐以前尚是内海海滨,明宣德年间改称锦江,明弘治以后,“都人以当地海潮上下湍激,屡有崩溃,乃沿江垒石筑十二坝以障之”,故名“石码”,由此沿袭至今。1960年原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县党政机关在石码镇,1993年龙海撤县改市,石码镇仍为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码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石码镇党委、政府围绕抓好以发展非公有制为重点的经济建设,以加快旧城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和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全镇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进取,全镇上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总量年年递增,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获荣誉 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并被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达标先进单位”,被漳州市政府、军分区评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被龙海市委、 市政府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经济状况 围绕“立支柱、创名牌、壮实力、增后劲”扶持特色产业、搞好搞活骨干企业、创新创优拳头产品,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质量和发展后劲。同时盘活、整合、出租闲置厂房、房屋店面和鼓励支持个私企业进行技石码镇改或扩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扬长避短,重点发展无污染、轻噪音、少占地、多就业的加工业、维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支柱行业。同时,通过开辟渔场、改革网具、配套加工、增国钢质渔船,提高耕海牧渔水平,发展海洋经济。目前为止,全镇拥有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家,上千万元的企业7家,全镇产值达5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有72家。今年上半年,乡镇企业总产值9.6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86亿元,农业总产值0.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元;全镇财政收入3320.9万元,其中国税收入967.9万元,地税收入2353万元。城市面貌 石码镇党委、政府立足市区实际,因利导势,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以旧城发行为重点,以新区建设为突石码镇破,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拆迁旧城房屋面积30多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随着侨联大厦、佳鑫花园、江洋新苑、高坑别墅、港口花园、红树林小区和运辉花园等20多个小区大规模建成使用,低矮简陋的旧房厂区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城市建设品位不断提升。石码镇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致力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市政工程总投资1.77亿元,新建、拓宽道路13.05公里,宽广笔直的紫光路、紫葳路穿城而过;紫葳绿地、港口绿地、成兴绿地和市区主干道两侧的立面装修和人行道花砖铺设,装点着市容市貌。紫云公园、南台公园、中山公园、街心公园、锦江影剧院、健身房、康乐球俱乐部、社区活动中心等等已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第三产业 加大对服装鞋帽加工业、机械制造加工业、纸制包装业、商贸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的扶持力石码镇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度。我镇现有2千多家个私企业,产值占全镇企业产值近70%,从业人员6千多人,成为我镇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独树一帜,成为拉动市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吉马桥口生鲜市场今年落户我镇,成为漳州地区首例“农改超”项目工程,总投资800多万元,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解决就业近200人,商品1500多种。“常满五香”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华名小吃认定会”评奖,获得漳州市唯一的金奖。社会事业 文明市区创建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加大市区依法管理力度,清理各种违章占道,开展灭鼠除“四害”活石码镇动,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深入开展禁放烟花爆竹活动,加大“两反一扫”工作力度,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市区秩序、卫生等管理,市民文明意识逐步提高;加强计生优质服务,保持漳州市计生一类乡镇水平;开展“六进”社区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以社区平稳过渡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通过打击“盗抢”、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秩序四项专项整治,社会安定稳定,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地方文化 前人这样描述石码镇:“南漳名胜地,石码更称雄。金厦如襟带,澎台接舰艟,街衢夸洞达,闤阓庆盈石码镇丰。一自海氛息,安歌乐土中。”这里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芗剧、锦歌、布袋戏影响弥深,文艺创作活动百家齐放,娱乐活动场所推陈出新。这里的教育源远流长,上溯宋代,学馆、家塾,书院昌盛不衰,如今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更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开放。这里的民间体育蓬勃发展,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游泳、排球盛行不衰;田径运动从学校社会发展并渐趋活跃。这里的信仰中西并存,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发展。这里的医疗条件优越,中西长足进展,1889年英国人便将西医传入。市区内现有医院3家:龙海市第一医院,有七十年历史,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通过“二级甲”验收;龙海市中医院被授予“全国示范中医院”,通过“二级甲”验收;石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一级甲”验收。还有市卫生防疫站和73家个体诊所。城镇建设旧城改造换新貌 低矮、破旧的市区,狭窄拥挤的道路,以及不堪重负的设施……古镇旧区遗留的问题越来越制约着其经济石码镇的发展,已满足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如何脱下这沉重的历史包袱,更好地发展城镇经济?近几年,石码镇突显区位优势,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以旧城改造为重点,以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2001年至今,石码镇新建城市项目有23个,占地面积804.4亩,共实施旧城改造11个拆迁建筑,建成城市道路总长68.3公里,先后建成了多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功能小区、花园等。同时外移城市重心,把多个建设项目移迁到城市外围,为石码新区的发展绘出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在旧城改造中,石码镇坚持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带动两侧旧城改造,以旧城改造带动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大大调动了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旧城改造的积极性,也使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解放北路两侧的红树林小区改造项目已成为集商业、娱乐、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好场所,从而实现以创新机制来提高旧城改造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