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陂镇:
简介 南浦溪流经东南部,石陂溪从北至南纵贯,在葛墩注入南浦溪。河谷盆地较大的有8块,共28693亩,其石陂镇中土段 尾畈5970亩为最大。千米以上山峰5座,最高的八角坑山海拔1172米。历来治所驻石陂街,距县城45公里,因古代在此砌石陂偃水得名,海拔200米。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283天,降水量1731毫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人口 境内已发现商代至战国文化遗址16处。宋至清属靖安、人和、总章、东礼等4里地。民国石陂镇期间设乡、示范乡。1949年5月13日解放,同年9月在石陂成立第四区,下辖7个乡。1956年6月改称石陂区,下辖乡调整至18个,区驻地石陂街为县直属镇。1958年9月,撤区成立人民公社,下辖19个大队,1959年末总户数5648户,总人口21887人。1961年7月,设置石陂工委,1964年3月取消。1964年普查人口数18826人。1982年普查人口数30683人。1984年9月初,改公社为镇建制。1990年人口普查数32626人,其中男性17142人;回族3人,苗族5人,畲族255人,其余为汉族。200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数26628人。2000年末下辖23个村委会、2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813户,总人口34489人,其中男性17965人,非农业人口2109人。2005年,据县公安局提供资料,石陂镇9448户,35811人,其中男性18662人。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花岗岩、石英矿、铅锌矿、铁矿、煤矿、银矿、水晶矿、黄铁矿、高岭土矿点。水利资源,主河石陂溪,境内长26.7公里,流域面积179.1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8石陂镇亿立方米,可利用落差161.34米,理论蕴藏量6474千瓦,解放后境内建县办最大电站——旧馆电站,装机容量4500千瓦。此外地下水资源也相当丰富。石陂镇水生物丰富,盛产溪 等鱼10多种。粮食耕地面积11.6万亩,粮食产量34158吨,均列全县乡(镇)首位,是县内产粮大镇,又是仔猪、白鹅、薏米、莲子、中药泽泻的传统产地,莲子、柑桔、花生、西瓜种植面积也居全县乡(镇)首位。山地面积31.16万亩,森林覆盖率74.3%,林木蓄积量74万立方米。农、林、副资源非常丰富。作物 2005年,据浦城统计局提供资料,该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919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660亩,总产量32615吨;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12150亩,总产量948吨,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26860亩,总产量24160吨;营林生产中幼林抚育出材量4905立方,全部木材量26915立方;畜牧业中当年出栏猪19645头,家禽723200只;茶叶采摘面积1350亩,总产量51吨 ,园林水果采摘面积9907亩,总产量2306吨。分工 党委书记周汉民同志主持党委全面工作。石陂镇
镇长吕光武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