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福建天气 > 南平天气 > 政和天气 > 星溪乡天气
  • 白天
  • 11°C
  • 北风
  • 夜间
  • -3°C
  • 东北风
  • 紫外线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福建南平政和星溪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11°C北风<3级夜间低温 -3°C东北风<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12°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2°C东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14°C西北风<3级夜间低温 -1°C东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17°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1°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20°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4°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多云转晴高温 15°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多云转晴低温 -3°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13°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2°C无持续风向<3级
福建南平政和星溪乡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强,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星溪乡: 简介  星溪乡星溪乡土地总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1.6万,下设11个行政村,3个乡办场。星溪乡有三个特点:一是城郊乡。地处城乡结合部,乡政府所在地设在城关,各村场距离城关平均在10公里。最近是林屯村只有4公里,最远的长际村22公里。各村海拔在400-1100米之间,具有高山、半高山、平原区三种地理气候。二是典型农业乡。全乡有林地面积20.5万亩,其中毛竹6.4万亩,人均4亩,锥栗3.2万亩,人均2亩,毛竹、锥栗种植面积是全县最大的乡镇。耕地1.8万亩。人均耕地1.1亩,茶叶1.2万亩。三是省定老区贫困乡。全乡11个行政村有8个行政村为革命老区基点村。其中章口、东山、念山三个村被省政府定为扶贫开发重点村,2004年三个村由省委分别下派两位省政府办公厅副处级干部、一位省工程咨询中心二处副处长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长际、九蓬、宝岱、梅坡、暗桥五个村被定为市直单位挂钩帮扶村,由市工商局、经贸局、工商、农行、交通局挂钩帮扶。农业发展  星溪乡具有中山、丘陵及河谷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特征及相应形成的立体气候特点,为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提供了条件。然建乡初期,经济发展形式单一,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加以传统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束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198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仅78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68万元,工业总产值213万元),人均纯收入仅550元。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及农业结构的相应调整,星溪乡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济实力逐年提升。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79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6元。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3170亿元,与2002年对比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738元,年均增长9%,星溪乡的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   星溪乡是传统的农业乡镇,有丰富的农林资源,改革开放前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1990年以后,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立绿色、特色产业,确立了竹、栗、茶、烟、菜、瓜等六大产业的主导地位,创建八大优高特色产业带。2006年,全乡林地面积达20.34万亩(有林地15.68万亩),占全县11.8%,森林覆盖率64.2%;木材生产量13343立方米,居全县第二位。毛竹林面积7.22万亩,占全县竹林面积20.5%,居全县10个乡镇之首。锥栗面积近3万亩,占全县锥栗总面积五分之一,年产量1020吨,占全县总产量的14.1%。全乡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并建立了3个千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年茶叶总产值1050万元。此外,烟叶、大棚蔬菜、西瓜等特色种植业均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农业总产值5955万元,是1988年的10倍。自然资源  星溪乡星溪乡矿产及水力资溪丰富,有金、铁、铅锌、铜、大理石等矿藏。20世纪90年代以来,立足资源优势,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水电,矿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先后引进龙潭溪、七星溪大型水利综合开发工程;金峰、政龙、源鑫等矿业公司;顺华、茗香轩等食品、茶叶加工及页岩机砖等企业。竹木、清水笋、锥栗保鲜等传统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至2006年底,全乡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其中鑫奎、金峰、顺华、政龙、茗香轩、龙潭溪水电、七星溪水电等7家企业被列入县规模以上企业。当年全乡工业总产值7215万元,自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21%,规划总面积4000亩的东峰县级工业平台正在加紧实施中,第一期1500亩开发工程已经启动,一个新型工业城不久将在星溪的土地上出现。社会事业  星溪乡交通便捷为星溪乡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省道302线从中部穿境而过,即将动工建设的宁武高速公路则从星溪乡的南部过境。建乡以来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兴建乡村公路89公里,区内全部行政村及乡办场均通公路,乡村水泥硬化公路里程近50公里。在经济全面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协调发展。全乡已安装程控电话1200多门,电视入户率达95%。2005年星溪中学正式更名为政和县第四中学,并多次扩建和增添教学设备,现有16个教学班;星溪学区下辖11所完小,在校学生近2000人。乡文化大楼落成,占地112平方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2006年成立东峰村业余艺术团,是全县第一个村级业余艺术团体。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除乡卫生院外,共建村卫生所12所,有乡村医生22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社会福利事业相应发展,2005年全乡享受低保326户968人,发放低保金29.04万元,2006年增至33.40万元,并实施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乡减免金额达3.65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人均住房面积1984年仅28平方米,2006年提高到61平方米;乡村通电率已达98.6%;先后投入125万元,建成村级人饮水工程11个。几年来累计铺设59个村水泥巷道2万多平方米。规划面积200亩的林屯城郊新集镇建设工程正在逐步实施。旅游资源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星溪乡的一大财富,其人文及自然景观各具特色。东部的大风山是政和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不但景色秀美,且有诸多历史遗存;念山村则以古树、梯田、园林及民俗最具特色,是全省100个旅游名村之一;南部的章口—九蓬和章口—长际峡谷,则以林茂谷深,气候宜人为特色,是理想的休闲及生态旅游之地。[1]黄巢起义与念山村  念山村原名黄念山,历史是很久远的,与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有关。唐朝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春,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人王仙芝在长恒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起义军接连攻克曹州、滁州等地,所到之处开仓放粮,百姓欢呼震天。公元876年2月,王仙芝在一次突围中不幸战死,其余部跟随黄巢继续战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三月,黄巢率军攻占毫州,众人推举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建立了官制和农民政权后,起义军在全国取得节节胜利。黄巢从浙江入闽,入闽前的九月,起义军攻占越州(今浙江绍兴),唐浙东观察使崔谬逃走。唐廷派张磷率军迎战,黄巢于是转而攻打福建,开山路700里从浙江毗邻的政和入闽,十二月攻占福州。当年起义军部队在政和休整,以念山村为基地开展练兵,目前村里还保存有当年起义军部队的练兵场--黄巢坪,以及战士们喝水用的黄巢井等遗址。念山城郊休闲及生态旅游区  星溪乡念山村位于星溪乡东部,距县城仅11公里,交通便捷。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入闽后曾分别在政和之淛山、念山安营扎寨,操练部队,在念山村如今尚有当年黄巢操练部队的“黄巢坪”、“黄巢井”遗址。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当地照例要连续三天举行纪念黄巢义军的庙会活动,规模之大远近闻名,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沿袭数百年而不衰,堪称一绝。
星溪乡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