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坊镇:
红坊镇-简介 红坊镇红坊镇位于新罗区西南部。龙坎铁路、岩永公路过境。红坊镇四面环山,地形狭长,位于新罗区西南部,东邻东肖,北接龙门,东北与西陂毗邻,西南与南面均与永定接壤,距漳龙高速公路公路仅8公里,福三线\龙梅鈇路由此至南贯穿全境,境内红炭山组团和红坊集镇组团是龙岩市规划区内中心城市外围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9座大山,2条溪流,山川秀丽,地貌多姿,紫金晴雪闻名遐迩,黄岗水库碧波粼粼,地下百宝荟萃,蕴含有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粘土矿等矿产资源。为实现红坊新一轮创业,红坊镇党委、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定位,牢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福三线,红田公路为坐标轴,全力打通一条事关红坊二度辉煌的‘经济走廊’。主动吸纳中心城市发展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实现项目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新的经济繁荣带”的战略思路。红坊镇-经济建设 红坊镇龙工集团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红坊镇兴建闽西首家农民公园-浮山公园;设立全市首家农村文化信息网站;率先兴建了垃圾中转场和垃圾填埋场;架设了农村小城镇第一个夜景工程;打开了两条红坊经济发展的交通“瓶劲”--红田公路和红龙公路。一个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雏形。同时,我镇还紧紧抓住龙岩中心城市西移南扩的机遇,充分利用闽西交易城、龙工集团、嘉洁然气公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主动承接龙岩中心城市发展外溢或转移出来的产业,做到引进一个发展一个,办好一个带动一片,努力把红坊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强镇。1-9月份,我镇新引进项目11个,其中2个已建成投产,5个正在建设,4个正力理相关手续,这11个项目总投资将超亿元,可以预见,这超亿元的项目投资,必将给红坊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红坊的“二度辉煌”指日可待。红坊镇-经济发展经济产值 红坊镇黄岗水库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0.6400万元(现行价格),其中农业总产值6404万元,企业总产值10001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38%、18.64%、9.89%。在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产值达6404万元,第二产业产值达57087万元,第三产业产值达42928万元,分别占社会总产值比重的6.02%、53.64%、40.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82元,净增481元,比增9.81%。镇财政收入达1705.81万元,比增26.3%。现有企业 全镇现有企业总数1365个,其中:集体企业42个,联办11个,个体1312个。种植业粮经比例达6.2:3.8,现有养殖专业户486户,其中养猪存栏50头以上有378户,上规模的专业户有86户。(200头以上)禽类专业户50户,养鱼专业户58户。东埔的"生态园"、"新世纪果场"是全区高优农业的典范,南阳和东阳是新罗区莲藕的主产地之一,年种植甜椒上千亩。集镇建设 红坊镇集镇建设完善,建有3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市场能容纳一万余人,是个具雨天不雨、睛天不晒太阳,具备环境优美和交通便利的新贸易市场,集镇区域内有四条街道:即"人民路、东红路、沿河路、福三路",街道路面宽畅,整洁,沿街店面按骑楼式方案统一规划,街道总长3.2公里,共有600余间店面,街道旁有绿化带,是"草、树、花"容为一体的一个环境优雅和文明卫生绿色新集镇,镇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黄岗水库和新开发"浮山公园。矿产资源 红坊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耐火矿、粘土等,境内有东埔、上洋、习斜三个工业开发区,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完善,是有识之士投资置业的理想场所。红坊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25444 男13358 女12086 家庭户户数6918 家庭户总人口(总)23444 家庭户男11894 家庭户女11550 0-14岁(总)48080-14岁男24900-14岁女231815-64岁(总)1862515-64岁男1002515-64岁女860065岁及以上(总)201165岁及以上男84365岁及以上女116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528红坊镇-沿革 明代属铁石乡表政里黄坊社的船巷、蒋邦、圳背、东埔、南洋等村落。清代至民国初为黄坊社全境。民国18年7月至民国20年2月;民国21年4月至9月,成立黄坊区苏维埃政府,辖黄坑、黄岗、南阳、安康(紫安)、龙溪邦、东阳、东埔、进贝、上洋、下洋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2年,属东黄区,辖紫金、黄岗、中原、仙溪4乡。次年属第五区。民国26年3月,属第二区,辖黄岗、紫金、中原、仙游乡联保。次年缩为黄岗、紫金、中溪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改设紫岗乡,辖沛国、紫阳、平洋、北洋、坎洋、倒流、南民、南中、南洋、盂民、安康保;中溪乡辖西洋、东埔、荣阳、进贝、东贝、上洋、世兴、田心、下洋、志兴保。民国33年后,合称紫岗乡,辖家阳、田心、上洋、安康、西洋、进贝、东埔、南民、南阳、岩埜(野)、北洋、黄坑、平洋、东阳保、213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