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
任城区历史悠久,据传是古代东夷族部落的住地,为我国最早风姓古国之一。远在三皇五帝时,系唐虞氏故国,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而济宁之称,自此沿用不替。明初为济宁府,后改为济宁州,废任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济宁为直隶州,八年(1730年)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复为直隶州。辛亥革命(1911年)后,废除帝制,1913年废州置济宁县。在此期间,济宁除设县外,先后分别设道、专员公署等省府派出机构,县隶属之。
1937年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月设伪济宁县公署。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将城区划出设立济宁市。8月,将济宁县北部四个区划出,新建济北县。1949年9月,济宁县并嘉祥县。1951年2月,济北县改称济宁县。1958年11月,济宁县并入济宁市。1965年5月,恢复济宁县。1983年10月,济宁县改称济宁市郊区。1994年1月18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一、“任城区”词语简析 “任城区”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Rénchéng Qū”。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地处北纬35°08'~35°32',东经116°26'~116°44'。环绕济宁市中区,东邻兖州市、邹城市,西接嘉祥县,南连微山县、金乡县、鱼台县,北靠汶上县。面积881平方公里。人口62万。区政府驻地阜桥街道办事处太白路,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80公里处。为济宁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