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山东天气 > 德州天气 > 乐陵天气
  • 白天
  • 1°C
  • 北风
  • 夜间
  • -9°C
  • 无持续风向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较不宜,风力较大,洗车后会蒙上灰尘。
  • 更多生活指数>>
山东德州乐陵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高温 1°C北风3-4级转<3级夜间低温 -9°C无持续风向3-4级转<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5°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9°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多云转晴高温 5°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多云转晴低温 -8°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5°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8°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晴转多云高温 7°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晴转多云低温 -5°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6°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9°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4°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低温 -10°C无持续风向<3级
山东德州乐陵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较不宜,风力较大,洗车后会蒙上灰尘。
  • 洗车指数中等,涂擦SPF大于15、PA+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冷,建议着棉衣加羊毛衫等冬季服装。
乐陵: 山东乐陵金丝小枣历史  乐陵小枣的栽培,始于春秋,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其中有“八月剥枣”的诗句。《战国策》亦载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时言“绕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北魏时期,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又记“青州有乐氏枣,肌丰核细,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明、清两代是乐陵小枣发展盛期。明初,国家开始制订发展林果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曾颁发榜文:“......发展枣、柿,丰年可以卖钱,歉年可当粮,由官吏督办,违背者治罪”。由于历代帝王、官吏重视,加之劳动人民的辛勤栽培,乐陵小枣得到长足发展,至清代,乐陵已被称为“斗地打石粮,一年顶三秋”的风水宝地。清代诗人吴泰庞在《同登乐陵城晚眺》中写下六月鲜荷连水碧,千家小枣射云红”的佳句。民国初年,小枣生产继续得到发展。1993年陈潞著《枣与枣子加工》一书载:“乐陵,枣树面积39554亩,结果树152600株,产干枣356000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践踏乐陵大地,大片枣林被毁,产量急剧下降,到1943年,干枣产量仅5万担,比“事变”前的1933年减少30多万担。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特别重视小枣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办外的科技工作者也经常光顾乐陵进行科研、指导。1965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乐陵视察,对小枣生产作了重要指示,1990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又专门为乐陵题写了“因地制宜,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词。1995年,乐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红枣工程,建设百万亩枣林,建成全国最大的小枣商品生产基地”的富民的战略。新发展枣树2000万株,改良劣质枣树580万株,嫁接冬枣128万株,无核小枣200万株,枣树总株数已发展到250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600万株,年产干枣7.8万吨。全市百万亩宜枣地全部实现了枣粮间作化,主产地之一的朱集镇已辟为全市的最大的“百枣园旅游区”。百万亩枣林,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全国唯一的千年人工结果森林。已开发的30万亩枣林游览区,郁郁葱葱,100余个村庄点缀期间,乡间小路在枣林中蜿蜒崎岖,别有一番情趣。荣誉  1995年3月,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乐陵市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2000年3月,乐陵以其栽培的金丝小枣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品质好、声誉高等特点,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金丝小枣之乡”。
乐陵一周_10天_15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