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源乡:
基本概况 赖源,原名赖坑坊,后改赖源。因赖姓居此而得名。原为姑田辖境内的一个保。1949年冬成立赖源乡。1958年称为赖源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境内山领重叠、溪涧交错,海拔1500米以上高峰9座,林木茂密,是县内重点林区,木材总蓄积量1319240立方米,居全县第一,其中用材林752230立方米,年砍伐量2万立方米。毛竹12万根。林副产品有松脂、土纸、香菇、笋干和闻名遐迩的赖源茶叶。农业方面因地处高海拔的群山中,日照短,霜期长,气温偏低,稻田多属山垄梯田,只宜一季。但1979年后,个别大队如郑地、余地亩产亦超过了千斤。牧业有廖天山隘牧牛场,当地克服了高海拔地区不宜放牧的禁忌,为发展畜牧事业进行了有益尝试。此外,深山密林中还有不少野生动物,如虎、豹、猴、大蟒等珍稀动物。行政区划 赖源乡西与曲溪、莒溪乡相连,北和西北与姑田镇为邻;东和东北与永安市小陶镇接壤,南与漳平市赤水和新罗区万安镇相望,与永安、漳平、新罗、连城4县(市)7个乡(镇)毗邻。全乡土地总面积276.11平方公里,1219户,人口5351人,辖7个村民委员会、有35个自然村,54个村民小组。
赖源,原名赖家坊,后改赖源。因赖姓居此而得名。原为姑田辖境内的一个保。1949年冬成立赖源乡,1958年改为赖源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境内山岭重叠、溪涧交错、林木茂密、荫翳蔽天,是闽西重点林区。年可采伐木材2万余立方米、毛竹60余万根。主要林副产品有松脂、土纸、香菇、笋干等。农业方面因地处高海拔的群山中,日照短、霜期长、气温偏低,稻田多属山垄梯田,宜种单季稻。牧业有廖天山牧场,面积12000亩,成功引进澳大利亚的黑麦草、三叶草等优良牧草,养殖牛、羊等畜牧,成立了畜牧科研机构,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培殖“牛黄”试验。资源开发 矿藏有煤、锰、石灰石等,但尚待开发。工业企业有水电站25座,胶合板厂1家,拥有汽车、机床、钻床、热压机、柴油机、锯板机、传动机、电焊机、旋切机、拼缝机、磨刀机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