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
地形与地貌 东明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东明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全境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畴百里,一望无垠。地形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为54.5~66.5米。黄河沿县境西部,南北流向,折而向东,流经县境62公里;河床普遍高出黄河堤背地面3米左右,故有“悬河”之称。人工排水河道如东鱼河西支、东鱼河东明县北支、洙赵新河等,均源于本县,注入南四湖。因此,全境除黄河滩区251平方公里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属淮河流域。气候 东明县属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一年四季气温差别明显。春天温和干燥,风多雨少;夏季炎热潮湿,雨多温高;秋季天高气爽,昼热夜凉;冬季寒冷多风,时降瑞雪。1月份最冷,最低气温-15℃;7月份最热,最高气温为38.8℃;年平均气温13.7℃。日照5月份最多,为262小时;11月份最少,为180小时;年平均日照2587小时。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无霜期最长242天,最短192天,平均为215天。这样的气候,适宜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棉花、瓜果、林木等温带植物生长。交通 东明交通、通讯便利,新石铁路横贯东西,106国道穿越南北,高兰、东兰公路从腹地穿过,梁兰公路连接鲁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使东明与黄河北部连成一片。东岚高速公路使胶东半岛与鲁西连成一线,将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东明经济发展。
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是位于山东南部的一条交通大动脉.东起日照海滨西至菏泽东明,全长400余千米。日东高速公路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和同三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是新亚欧大陆桥上一快捷方便的出海大通道。行政区划 东明县辖:城关街道办事处、渔沃街道办事处、东明集镇、刘楼镇、陆圈镇、马头镇、三春集镇、大屯镇、武胜桥镇、菜园集乡、小井乡、沙窝乡、长兴集乡、焦园乡。东明特产 香肚,又称粉肚。是本县“靳家老店”的传统名吃。以80%鲜猪肉,20%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加砂仁花椒、香油等佐料拌匀,装入猪尿脬、系口、呈球状,文火煮熟后,色、香、味具佳。是上等菜肴。历史沿革 东明县始建于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初称“东昏县”。公元9年改称“东明县”,至今已有2150年的历史。在这两千余年的沦桑巨变中,东明的沿革变化频繁,其变化可概括为“三、二、一”与“坐地不动归四省”。所谓“三、二、一”即是指东明的三置两废一次大迁徙。自公元前140年置东昏县,至公元223年废,历经363年。时隔740年之后的宋乾德元年(963年)复置东明县,至明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废东明县。时至明弘治三年(1490年)再次重设东明县。这便是东明县历史上“三置二废”。一次大迁徙即是金兴定二年(1218年)东明县自开封东九十里,即今兰考县城西北,徙冤句、南华故地。将冤句、南华之辖地置为东明县,治所在今东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