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底乡:
历史沿革 坑底乡坑底村相传最早迁居时,建宅于山谷小坑内侧,故名坑底。坑底乡民国时期,称玉壶乡。新中国成立至1955年8月,坑底乡属第一区管辖,1955年9月改称鳌阳区,1958年6月,鳌阳区迁至坑底,改称坑底区。1958年9月,坑底撤区建社,建立火箭公社,公社(驻坑底村)和冲天公社(公社驻地浩溪),1959年3月,合并为坑底人民公社,1965年7月公社迁到浩溪,改称浩溪人民公社,1968年5月,迁回坑底,更名坑底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建乡坑底乡成立。行政辖域 坑底乡位于寿宁县东北部,东经119°31′,北纬27°35′,土地总面积29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2.6万亩,林地面积24.6万亩,辖坑底、温当洋、大岭、地源、芎坑、林山、上东、归洋、浩溪、龙溪、小东、司前、地洋、半岭洋、长岭、地头、李家洋、龙井、陈家坑、山前20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20586人。李家洋为畲族少数民族村。历史人文 廊桥:坑底乡境内现在尚存有建造年代古老的木拱廊桥7座,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杨梅州木拱廊桥。省重点保护文物小东下桥、小东上桥、猛虎林单桥、欠坑革命桥、林山水尾桥、李家洋木拱廊桥。
寺庙:小东寺,建造时间为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坑底乡小东村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