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甘肃天气 > 白银天气 > 靖远天气 > 靖远县双龙乡天气
  • 白天
  • 多云
  • 0°C
  • 无持续风向
  • 夜间
  • 多云
  • -10°C
  • 无持续风向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更多生活指数>>
甘肃白银靖远靖远县双龙乡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5月2日 星期五白天多云高温 0°C无持续风向<3级夜间多云低温 -10°C无持续风向<3级
  • 5月3日 星期六白天高温 2°C东风<3级夜间低温 -13°C东南风<3级
  • 5月4日 星期日白天高温 4°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14°C东南风<3级
  • 5月5日 星期一白天高温 5°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12°C东北风<3级
  • 5月6日 星期二白天高温 2°C东北风<3级夜间低温 -16°C东南风<3级
  • 5月7日 星期三白天高温 3°C东风<3级夜间低温 -17°C东南风<3级
  • 5月8日 星期四白天高温 3°C北风<3级夜间低温 -12°C西南风<3级
甘肃白银靖远靖远县双龙乡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天冷易感冒,注意防范。
  • 感冒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 穿衣指数适宜,天气较好,适合擦洗汽车。
  • 洗车指数弱,辐射较弱,涂擦SPF12-15、PA+护肤品。
  • 运动指数易发,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寒冷,建议着厚羽绒服等隆冬服装。
靖远县双龙乡: 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乡简介  双龙乡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城西北,距县城120公里,东接兴隆乡,南倚泰和山,有原始森林1866公倾,西邻石门乡,北濒黄河与景泰县五佛乡相望,黄河流经境内22公里。双龙乡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永和、黄坪、城川、双龙、碾沟、义和、仁和、北城8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2897户15774人,有耕地29351亩,人均1.86亩,其中水地11081亩,旱地18270亩。双龙乡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糜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优质水稻、大枣、香水梨、羔羊肉等,已初具规模。历史沿革  因乡政府原驻刘家寺建有双龙庙,庙内两根巨柱各刻一条龙,有活跃、腾飞之意,故而得名双龙。解放前双龙乡由仁义乡管辖,解放后属靖远县第四区公所,1958年公社化时与永和乡并成永和公社,1963年改为双龙公社,1978年公社驻地由刘家寺迁至永和村(即永安堡),1988年公社改为乡建制沿用至今。自然资源  双龙乡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2000米左右。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山大沟深,山地与塬地纵横交错。地理位置特殊,镶嵌在挺拔的泰和山和滔滔不绝的黄河天险之间。境内泰和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白银市最高峰。哈思山原始林区,被甘肃省列为原始森林保护区,活动着为数不多的石羊、松鼠、麝香等野生动物,生长着宝贵的天然油松和灌木林,巷松翠柏,郁郁葱葱,景物宜人,空气清爽,人工造林成果喜人,面积逐年扩大,是盛夏休闲避薯和旅游观光的盛地。对此,著名书画家、原省政协副主席范振绪先生曾自称为“太和山民”,并题联“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 黄河流经靖远境内154公里。自明建卫至今,靖远依河水自流灌溉的渠道就有八条。从河上游往下,分别是: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和发源渠。八大渠道总长180·9公里,自流灌溉面积共计75163亩。八大渠道对发展靖远农业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发源渠灌区位于靖远县双龙乡。   发源渠: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原名永裕渠、仁义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发源渠。据《靖远县志·民国志》记载:最早于“清乾隆四十三年,由邑绅高吉世、张怀清、高宪等联合开渠,历十余年之经营适竣工”。为保证灌溉,从清·道光年间起到1991年,历时170年,曾六移渠口,沿黄河上接至现在的新红崖砭,渠总长22公里。灌区位于靖远县双龙乡。发源渠开口无坝引黄河水进行灌溉。渠首设在车木峡的新红崖砭。灌区高程1350米以上,南北宽2公里,东西长12公里。灌区受益仁和、义和、北城三个村,17个社,总人口为7740人,总灌溉面积为10900亩。农业发展  沿黄灌区有4个行政村,有一条全长22公里的发源渠,始建于1778年,是靖远县万亩灌区之一,有小型提灌工程15处,这里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发展高效农业,林果业及蔬菜业前景广阔,仁和、义和两村所年产优质大米3000吨,是靖远县的大米基地之一,碾沟及北城村盛产优质大枣(个大、色红、肉厚、味甜)年产约10万公斤。若辐射仁和村的车木峡,车闸箱,可发展为全县的大枣基地之一。泰和山下有4个干旱半干旱行政村,其中黄坪村属纯川原村。永和、城川、双龙三村有井泉灌溉的部分水地,主产小麦、糜谷、兼种豆类,洋芋。永和村所产的大葱远近闻名。双龙乡双龙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形成了以大枣、优质水稻、枸杞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大枣产业,由于这里生产的大枣个大、肉厚、品质优,所以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快,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2006年,双龙乡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发展特色经济,使大枣产业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以仁义地区6000亩枣园为中心,辐射北城、碾沟2500亩,建成了8500亩大枣基地,大量销售宁夏、青海、兰州、新疆等地。在盛产期,年产量可达到510公斤,每亩可创收2000元,除去成本350元,每亩可创纯收入1650元,与粮食作物相比,是种植作物收入的2倍多。为此,双龙乡将继续在这一产业上做文章,把这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规划在目前85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2010年大枣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建成靖远县最大的优质大枣基地。历史遗迹  双龙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黄河蜿蜒至此,悬崖峭壁,洪波汹涛,地势险峻,明代北城滩长城古为黄河交通、军事之险关要隘。明代北城滩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唐代北城滩古城堡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的永和遗址、北城滩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城滩城遗址矗立于黄根深叶茂东南岸石崖之上,扼险据要。东山有明长城烽燧,西北与五佛寺对峙,南临黄河,惊涛拍岸,为黄河险关要隘。城堡呈方形,面积3412平方米,为夯土板筑。城墙底宽5.3米,残高3.3米,城门设于南面,并有凸形瓮城遗迹残存。东、北两墙各有马面3个。西墙有马面2个。城内暴雨的陶器残片十分丰富,有莲花纹园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为唐代遗物。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双龙乡基本概况  双龙乡位于贵州省习水县东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2公里,分别与良村、温双龙乡水、仙源、官店,二里等乡镇接壤。辖5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3220余户,1.44万人。双龙乡有耕地面积(习惯亩)13860亩,(其中水田2400亩),在耕地中有25度以上坡耕地7063亩,占总面积的51%,有林地34571亩,有草山草坡22540亩,有荒山荒坡28420亩。双龙全乡海拔870—1771米之间,乡政府所在地1340米,年平均气温12.1摄氏度,幅员106.2平方公里。境内有河流9条,水库1座,境内85%喀斯特地貌,99%以上汉族居住,交通极不发达,经济、通信、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状况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有了很大改观,金银花双龙乡现在已建设中药材之乡和畜牧业强乡的思想,加速双龙发展。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粮食总产量5911吨,其中夏粮1884吨,秋粮40人均占有粮食420千克。经济总收入4045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收入2723万元,乡企营业收入1322万元。人均纯收入744元。退耕还林面积1.39万亩,境内有丰富的优质无烟煤、铁矿等矿产资源,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和贵州省极贫镇乡。全双龙乡已落实“两杂良种”示范种植5200亩,红粮连片种植2120亩,魔芋示范种植460亩,金银花、木瓜种植1640亩;养殖三元商品猪840头,二元种猪160头,山羊2180只;解决了48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解决了680人、8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8年,全双龙乡人均纯收入可增收100元以上,800多贫困群众将实现脱贫目标。计生工作  习水县双龙乡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扎扎实实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红军草鞋收到了较好效果。该乡把宣传教育进村和妇科病普查普治紧密结合起来。并以计生服务站和村计生室为基地,把婚育新风内容和妇科病普查普治贯穿于乡村人口学校教学全过程,除坚持常年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和妇科病普查普治,还开办各种培训班,向群众传播致富信息和生活百科知识等。同时,各村的主要街道和村口张贴了计生宣传画。双龙乡有500余人参加了妇科病普查,查出患有各种妇科病的183人,普治183人,并针对疾病类型制定了随访计划。历史遗迹  四渡赤水纪念在征集红军长征文物时,在习水县双龙乡兴中村兴罗坝村民组村民罗占清家中,发现71年前红军长征路过双龙时书写在农户门板上的标语,“红军优待投城官兵”、“川军弟兄们你们的枪口要瞄准反革命的官长”等清晰可见,但经过七十多年的风雨,有的字迹已经模糊。现今八十多岁的罗占清老人回忆,71年前,红军他家借宿时,他还给红军打过草鞋,还保留着当年打草鞋的工具。老人家都始终舍不得将这些标语抹掉,是因为对替穷苦人民翻身作主的红军、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贵州省威宁县双龙乡基本概况  双龙乡地处贵州省威宁县城西南,双龙乡乡政府地处全县人民饮水工程杨湾桥水库边上,距县城约15公里。全双龙乡面积约130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63个村民组,4500余户2.1万人,是一个全农业乡。有彝族、回族、苗族、汉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占52%。双龙乡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一个交通死角,平均海拔高,地势陡,农业出产单一,全双龙乡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镇。该乡的西凉山一带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待开采。开发的最大一项工程是种草养畜,双龙乡凉山村在60年代就是闻名全中国的养畜红旗公社,西凉山一带地广人稀,是一个天然的养殖场。自然特征  双龙乡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宽约80公里,魔芋种植基地东北至西南长约120公里;平均海拨1511米,最高2217米,最低470米;年平均气温12.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54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地貌为山、丘、沟、坝、谷、洞交融的喀斯特结构。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硅、砂、粘土、草炭、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等。其中,煤、硫、铁、锌探明储量分别达540000、29856、4042、1540万吨以上,硫磺已打入国际市场。
靖远县双龙乡天气新闻
靖远县双龙乡周边地区天气预报
靖远县双龙乡景点天气预报
精选问答
春节祝福语
靖远县双龙乡生活信息
  • 靖远县双龙乡邮编查询
  • 靖远县双龙乡企业黄页
  • 靖远县双龙乡邮编查询
  • 靖远县双龙乡火车时刻表
  • 靖远县双龙乡汽车时刻表
  • 靖远县双龙乡公交查询
靖远县双龙乡今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