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州窑遗址:
历史渊源 磁州窑,从古老的磁山文化陶器源起,至今己有7000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兴衰起复。到十世纪,以制瓷精美,一跃成为我国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当时州以“磁”名,乃窑场之兴盛而著名于世,并有“十里彭城,日进斗金”和“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美称。 磁州窑瓷器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并创造性地以图案的装饰画法,把人物、乌兽、虫鱼、山水等景物绘在瓷器上,为我国瓷器彩绘装饰开创了新纪元。现在的磁州窑,除继承了过去的特色外,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畅销于世界各地。
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中,河北历史上著名的邢窑、定窑和磁州窑以及近年新发现的井陉窑都享誉海内外,为我国的陶瓷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遗址价值 磁州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西南40公里磁县及峰峰矿区境内,是宋元时期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因其古代地属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装饰艺术以黑白对比鲜明为特点,其独树一帜的烧造技术,对我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详细简介 磁州窑现存古窑址数十处,在彭城镇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彭城磁州窑盐店遗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窑址,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址旁的作坊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制作过程。观台窑址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以万计的瓷器和瓷片外,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窑炉、加工原料的碾槽等。发掘出的器物以盘、碗、罐、瓶等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