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镇:
规模 全镇共43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8105户,38939人,其中农业户7492户,38159人,全镇人口密度为534人/平方公里。全镇南北走向20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土地面积72.818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4156亩,人均占有耕地1.15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500亩。镇域海拔在1120—1865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1.5℃,降水量550mm左右,无霜期178天,具有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有利条件。建于 2001年西川正式撤乡建镇,同时,又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新城区。2004年4月被列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西川镇党委、政府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与时具进,大胆创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城区开发为契机,以富民富镇为目的,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全力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镇粮食总产量6135吨,人均产粮152公斤,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67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8元。新城区农民、川口、牌楼、侯辛、宋场、张坡、郑桥、安坪、吴川等11村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4330人。有镇属单位13家,各类乡镇企业是235家,从业人员2279人,初步形成造纸、木器生产、塑料加工、茶叶加工、建材、砖瓦制造、建筑、纺织、绒线、特种养殖等门类的工业格局。2000年成立西川工业小区,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发展。2001年获天水市乡镇企业建设“十强乡镇”,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2610万元。历史名人 西川镇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辈有人出。唐代三部尚书权德舆故里在歹窑村,“陇上铁汉”安维峻诞生在镇神明川(今农民村),当代著名文学家张步云出生在安坪村。跨入新世纪,西川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同步协调发展,全面加快实现小康进程。其它相关信息 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围绕结构调整,实施综合开发,优质高效农业、林果支柱主业、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果椒园面积达到21200亩,户均2.77亩,果品产量9500多吨,果品收入3000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半以上,成为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98年被省财政厅评为全省财政收入“百强乡镇”。目前,苹果、桃、花椒等品种已初具规模,其中,张坡、宋场的桃子,安坪的“白脆瓜”、折桥的葡萄闻名省内外,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全镇有李堡等大型果品批发市场13处,一批集果品贮藏,保鲜、深加工等一体化管理的年生产5000吨果汁饮料生产线项目秦安县雪凌食品有限公司和年生产10000吨果蔬深加工生产线天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即将上马立项,为西川镇林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蔬菜生产上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保护地栽培。先后建起雒堡、张坡、雒川等村山地日光温室和冬暖棚140座,面积达到120亩,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