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
红城简介 旺苍红军城位于旺苍县城[1]东河镇,面积1.5平方公里。1933年6月15日,川陕省广元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1934年3月至1935年4月,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2]总部等40多个党、政、军主要领导机关和张国焘[3]、徐向前[4]、陈昌浩[5]、王树声[6]、李先念[7]等主要将领迁驻于此,部署指挥了广昭、陕南和强渡嘉陵江三大战役。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踏上长征之路。1992年,旺苍县人民政府将红军城遗址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旺苍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旺苍县人民政府利用原红四方面军新剧团遗址,开办了“红军史迹陈列馆”,并申报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旺苍红军城遗址群被命名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 旺苍红军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8]旺苍县县城东河镇,处于东河与洪江两水环绕的沙洲坝上。红色景点 旺苍红军城遗址街道总长1300余米,宽约4.5米,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面积最大、遗址最多、最集中的革命遗址群,共陈列图片、文物280多件。中共广元县委遗址、县级苏维埃遗址 广元县苏维埃(旺苍坝老城区王爷庙街)、英安县苏维埃办事处(鹰嘴岩老街——现英翠镇政府所在地),留有大量红军石块标语、印章、文件、书报、武器、纸币、布币、铜币、钱币、邮票、税花票、木斗、马灯、大刀、草鞋、告示等。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门军事会议旧址 红四方面军木门军事会议旧址位于旺苍县木门镇,距县城38公里。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在木门寺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1988年5月,旺苍县将会址木门寺建成文物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徐向前元帅应邀亲笔题写了“木门会议会址”的匾额。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水兵连 933年12月中旬,中共川陕省第三次党代会召开,针对敌人新的更大规模的围攻即将到来,为了迅速扩大红军,决定建立妇女独立团,1934年2月广元县地方妇女独立营在旺苍组建。1935年2月,组建妇女独立师。它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妇女武装之一。红四方面军水兵连于1935年2月中旬在旺苍城王庙街戏楼组建,它也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的水兵建制之一。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 旺苍红军城史迹陈列馆位于旺苍县城的老城。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全部迁驻这里,使旺苍城成为根据地的首府。1999年5月,旺苍县在老城文昌街原红四方面军新剧团旧址处建起红军城史迹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旺苍红军石刻标语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了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方针和各阶段的中心任务,将部队中字写得较好的指战员和錾刻手艺熟练的石工队组建成“钻花队”,专门在岩石、石碑、石阶等上面錾刻标语。至今旺苍境内还保存有红军石刻标语310多条。红色历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主力在总指挥徐向前等红军将领的指挥下,于1932年12月中旬由陕入川,仅月余时间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和旺苍三江坝以东的大片土地,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月,红军进入旺苍境内作战,6月15日解放旺苍城。王树声率红73师进驻旺苍城内。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旺苍城建立起中共广元县委和广元县苏维埃政府。7月初,根据旺苍木门军事会议的决定,红73师与旺苍、南江等地的地方武装游击队、赤卫军等在旺苍城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由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兼任军长,军部设在旺苍城内财神庙。是日,旺苍全境赤化,县、区、乡、村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全部建立起来,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旺苍红军城诞生了中国革命军队历史上‘三个之最’:建制最早的水兵——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直属水兵连,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力量——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建制最大的红色童子团组织——少共国际先锋师。旺苍红军城成为了当时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后期首府、运筹指挥的中枢和支援前线的战略后方。当时仅有10万人口的旺苍,就有1.2万人参加红军。开发建设 2005年旺苍县政府筹划实施红军城保护开发项目,坚持文物保护、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还着力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整个改造工程总规划面积约6.3万平方米,预计投资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