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乡:
黑龙江省穆棱市河西乡区域概况 河西乡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西北部,距市区仅0.5公里,东距绥芬河、东宁等国家一级口岸94公里,南距牡丹江市95公里,处于东北亚“金三角”腹地。全乡幅员 860平方公里,辖有18个行政村,三矿一场(光义矿、石墨矿、兴隆矿、牡丹江种畜场),总户数为5,500户,总人口2.5万人。历史沿革 乡政府驻地雷峰村,原名“下雷峰岐(雷峰气)”,因与“上雷峰岐(今新兴)”相对得名。近代开发,始于采金,雷峰沟素有“百里金川”之称。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1863年(清同治二年),即有人到凉水泉子(今三兴、雷峰、金山一带)私采黄金,随之采金人日多。清末民初,随着招垦的发展,聚居在向阳屯、雷峰岐、百草沟的农业人口渐多。1910年(清宣统二年),隶属穆棱县第一警察区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隶属第二警察区,1921年改隶第三区(八面通)。东北沦陷后,1933年设雷峰甲,隶属八面通保,1939年改设雷峰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八面通区。1949年7月划为第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撤销第八区,并入第一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河西、普兴、福来3个乡。1958年9月,将3个乡并入八面通人民公社。1960年4月,将原3个乡从八面通公社划出,成立黄金公社,同年8月更名为河西公社。1984年8月,政社分开,改为河西乡。自然资源 河西乡是穆棱市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乡镇,盛产“二黑一黄”(石墨、煤炭、黄金),“百里金川”闻名全国。境内有岩金、沙金、煤炭、石墨、花岗岩、大理石,蛇纹岩等诸多矿藏,其中极具开发前景的矿藏有:煤炭储量2.2亿吨,石墨储量2,820万吨,岩金储量30.4吨,沙金储量8吨,花岗岩储量72.43万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00万立方米,蛇纹岩储量 40万立方米。
河西乡物产富饶,山川秀美。全乡共有土地面积46,300亩,草原面积21,746亩,森林面积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这里山多宝多,在广袤的森林中生长着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柞桦木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刺五加、桔梗、龙丹草等数百种中药材,有黑木耳、元蘑、猴头、榛蘑、蕨菜等山珍产品,年产量达1,000多吨。经济发展 河西乡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2002年全乡粮豆薯总产量2,697万斤,农业总收入4,958万元,工业企业52户,年实现产值3,578万元,其中就包括省级著名企业莲花公墓。全乡工业经济形成了以煤炭、冶金、建材、酿酒、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几十种,其中“酒仙”牌系列白酒、大理石墓碑、高效节能红砖等产品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色、绿色农业初具规模,肉牛养殖、绿色食品开发、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等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优质彩米、天然黑木耳、无公害绿色蔬菜等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