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甘肃天气 > 定西天气 > 安定区天气 > 符家川镇天气
  • 白天
  • 阴转小雨
  • 18°C
  • 南风
  • 夜间
  • 阴转小雨
  • 9°C
  • 无持续风向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易发生感冒,体弱人群注意防护。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有雨,雨水和泥水会弄脏爱车。
  • 更多生活指数>>
甘肃定西安定区符家川镇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仅供参考)
  •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
  • 6月2日 星期日白天阴转小雨高温 18°C南风3-4级转<3级夜间阴转小雨低温 9°C无持续风向3-4级转<3级
  • 6月3日 星期一白天小雨转多云高温 22°C东北风<3级夜间小雨转多云低温 10°C南风<3级
  • 6月4日 星期二白天小雨转多云高温 15°C西北风<3级夜间小雨转多云低温 12°C南风<3级
  • 6月5日 星期三白天阴转多云高温 23°C南风<3级夜间阴转多云低温 10°C南风<3级
  • 6月6日 星期四白天阴转多云高温 25°C东南风<3级夜间阴转多云低温 12°C东南风<3级
  • 6月7日 星期五白天多云高温 23°C东南风<3级夜间多云低温 11°C西南风<3级
  • 6月8日 星期六白天小雨高温 26°C北风<3级夜间小雨低温 9°C北风<3级
甘肃定西安定区符家川镇今天生活指数
  • 紫外线指数易发,易发生感冒,体弱人群注意防护。
  • 感冒指数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
  • 穿衣指数不宜,有雨,雨水和泥水会弄脏爱车。
  • 洗车指数最弱,辐射弱,涂擦SPF8-12防晒护肤品。
  • 运动指数少发,无明显降温,感冒机率较低。
  • 空气污染扩散指数较舒适,建议穿薄外套或牛仔裤等服装。
符家川镇: 地理位置  符家川镇位于安定区西部三县交界地带,东邻临洮县、西接榆中县,内(官)兰(州)公路穿镇而过。经济发展概况  秦家岔村5000亩马铃薯示范片带沿北山次第展开,新雨后的田亩像一幅绿波起伏的巨幅油画矗立在天地间,这道风景在大旱之年显得尤为可贵,它给全村百姓带来丰收的希望。这是符川镇近3万亩马铃薯种植一角。现在符川镇马铃薯以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而引起区内外的广泛关注。争取项目,促进镇域商贸经济扩张  站在绿树成阴的凤凰山上放眼望去,昔日破烂不堪的店子街没了踪影,一百座小二层楼拔地而起,“两纵三横”的新镇在不断的延伸;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农村公路蜿蜒于田野、村落;一座座粉墙红瓦的学校孕育着未来新的希望;一幢幢院落圈舍是六畜兴旺生态实农业的景象。今年,符川镇狠抓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硬环境  符川镇坚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作为发展镇域经济优先考虑的重点。近三年,全镇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个,特别是今年共投资 120万元建设四条农村四级公路22公里,解决7个村9000多人的交通问题;三年来新、扩建6所学校,9个村址,配套了就学、办公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今年投资50万元建成集贮藏与销售为一体的马铃薯贸易市场,西南部最大的交易中心已经形成。大抓项目建设,扩张镇域经济总量  符川镇把建好项目、扩张镇域经济总量,提升全镇农村经济实力作为建设和谐符川的突破口来抓,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多万元,经济增长率在15%以上。一是科学规划易地搬迁项目。今年共投资900万元,将生活条件较差的大岔、长丰村168户842人搬迁到小城镇建设区,建商住二层楼96 套,四合院72套,建设主街道3公里,排水工程2.3公里,摞荒地复垦200亩,整个建设工程将于9月底全部竣工。二是高标准建设通达工程。今年动工兴建 4条22公里通达工程道路,路基宽8米以上,配套排水、铺砂等设施,建起农村经济腾飞的跑道。三是立足实际大抓特色产业。今年投资20万元在南部、川区六村建成2.1万亩陇薯系列生产基地,北部四村建成5000亩新大坪生产基地。预计总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人均达到1500元;同时,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在红庄、高阳、秦岔村发展规模养殖户63户,带动周边村发展规模养殖户190户。四是搞活流通建好商贸市场。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符家川镇马铃薯贸易市场”,投资20万元建成了“符川镇商贸市场”。极大地推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镇区汇集,三县交界地带商贸中心的格局逐渐形成。五是配合抓好条管项目。政府认真负责,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实施了石门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侨联授建的罗岔学校、乐邦公司援建的秦岔学校等,助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旅游  保护生态,开发石门水库生态旅游资源   近几年,符川镇围绕建设“最佳生态乡镇”的总体目标,努力构建生态农业,做好生态文章,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造管并重  创建全区生态建设最佳乡镇。以“生态最佳”乡镇创建为目标,大抓生态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一是利用植树节,营造绿化氛围。每年3月份,组织全镇教师、干部200多人,在石门水库、凤凰山上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带动全镇农民义务植树共计3万余株,形成了山上有风景树、路边有道旁树、家家有林果树的生态家园,每年增加林地1000亩,全镇人均占有2.3亩,林木38棵,美化了庭院,改善了生态,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品味。二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退耕还林实行严格的自查自验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面积分春、秋两季补植补造。同时确定专人进行封山禁牧、抚育管理,坚持农户自管、干部联管、护林员专管的管护网络,完善了镇与村、村与社、户与护林员的管护目标责任书,有效地调动了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招商引资  开发石门水库生态旅游家园。石门水库是全区最大的淡水库和假日旅游场所,年旅游人数在2500人次以上,近年来,符川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石门水库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积极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建设。一是协调水利部门对水库进行了加固除险,增设了防护设施,保证了游人的安全;二是对库区群众进行搬迁安置,减轻了库区生态环境压力;三是投资30万元对通往库区的4公里道路进行了修建,力争明年硬化,开通旅游专线;四是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招商引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业。培育产业马铃薯产业  近几年符家川镇马铃薯产业以打造全区高产精品马铃薯第一镇为目标,实现了由点到面、由粗到精、由劣到优、由穷到富的重大转变,呈现出整流域推进创造数量优势、早上市抢占价格优势、品种良占领质量优势的三大特点。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2.9万亩,人均2.2亩,占耕地面积的60%,建成5000亩以上示范片带2个。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四抓。一抓良种促品质。该镇马铃薯良种体系建设形成了南部以陇薯为主、北部以新大坪为主的发展布局。近几年每年易地调种 300吨以上,农户互换1000吨以上,今年镇政府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调进洋芋良种140吨,符川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渭源五竹乡调进陇薯5号80吨,陇薯6 号30吨,从石泉乡调进陇薯3号20吨,通过易地换种加快了良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同时加强了种子田和种子窖建设,共落实种子田 1109亩,新挖种子窖2190眼。为生产精品马铃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抓示范促规模。今年建成了5000亩陇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2000亩新大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每村都有一个1000亩的示范点。基地内按照“五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订单化、科技化”的全方位展示。三抓科技促增量。在洋芋种植技术上严把“五关”。一把技术培训关。今年共组织马铃薯生产技术培训六期,培训人员21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二把种子处理关。镇上共投放高锰酸钾50公斤,稀土旱地宝6000袋,进行刀具消毒和浸种。从藏种、选种、晒种、切种到浸种每一步都由技术员跟踪把关,严管每一道程序;三把种植施肥关。在种植模式上全部实行种二空二,并扩大机械播种面积,今年全镇购买微耕机36台,累计116台,机械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在施肥上,推广“多施农家肥、足量施钾肥、推广专用肥”。四把田间管理关,从中耕培土到病虫害的防治都严格把关,全镇洋芋全部进行了中耕施肥培土,在示范点投入宝大森3000袋、代森锰锌5000袋对晚疫病等进行了全面的防治,提高了亩产和精品率。目前,洋芋长势十分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亩产可达3600斤以上。五把贮藏销售关。坚持区上提出的“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要求,加强洋芋贮藏窖建设,全镇新建20吨以上商品薯贮藏窖100个。四抓市场促营销。为了把符川镇建成全区西南部最大的马铃薯交易中心,盘活镇域经济,镇马铃薯协会投资50万元建成了“符家川镇马铃薯贸易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交易大厅1000平方米,贮藏库30个,总贮量6000吨。各村建洋芋贮藏库70座,每年有30多家外地客商在镇区收购洋芋,日均销售量1000吨,今年销量预计在6万吨以上。同时完善镇洋芋协会网络,成立了农民农资合作社,在红庄、高阳、秦岔成立了村级马铃薯产销协会,现有会员500人,定期发布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逐步向“培训、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迈进。
符家川镇今天天气预报 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2010-2016 天气网(TianQiWang.org)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