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田镇:
历史沿革 云田镇位于陇西县城北部,明朝时,现陇西县境内分为6厢3坊23里,云田云田镇是其中一里(官卓里)。1935年实行保甲制度,陇西境内分为五区,共有10乡9镇,云田是其中一乡。新中国成立后,陇西属岷县专区,全县为6区共39乡,云田属北一区,区署在云田街,辖7个乡。1950年陇西县属天水专区,全县分为7区48乡,云田是其中一区。1953年将区调整为11区39乡,云田属四区,1955年全县分为5个区、1个区级镇、46个乡,云田是其中一区。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全县分为5个人民公社,云田属渭北人民公社,1965年改制为云田公社,1985年以后,云田乡辖13个行政村、76个合作社,此种体制一直延续到2000年4月。根据省民政厅[1999]32号文件批复,云田乡撤乡设镇,设镇后行政区域不变。地理位置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约15公里,镇域位于东经104。30,—104。42,之间,北纬35。3,—35。13,之间。全镇地形呈南北走向,南北长30km,东西宽5.5km,北高南低,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全镇平均海拔1976米,无霜期145天,年均降水量不足300mm,平均气温7.2℃。全镇辖13个村、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88人。辖区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993亩(川地11546亩,占13%,山地74447亩,占87%),人均3.7亩,陇海铁路及定陇公路两条运输大动脉横穿全境,全镇村村通汽车,社社通农用车,有大小道路80余条,公路总里程达560余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特色产业 按照陇西县上总体安排和《云田镇2008年马铃薯种植工作实施意见》着力云田镇抓三个方面:一是抓面积落实。按照“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规划300亩示范点10个,1500亩梯田洋芋综合示范点2个,1000亩梯田洋芋综合示范点1个,500亩点1个。共落实洋芋种植面积3.8万亩。二是抓良种引进。针对洋芋品种混杂、老化的突出问题,在品种更换改良和选育上下功夫,已协调双海洋芋药材协会和种植贩运大户刘耀明,计划引进马铃薯良种90吨(一级种50吨,原种40吨)。积极动员农户自行串换良种,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淘汰退化品种。同时积极争取县上补贴资金,调进磷肥900袋,在全镇4个示范点上进行引导投放。三是加大贮藏设施建设。主要依托洋芋运销协会和贩运大户,镇上补贴,结合云田镇农贸市场建设,新建100吨以上贮藏窖4座。畜牧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根据全县畜牧工作会议精神,2007视察工作年,该镇重点发展壮大养殖示范户及大户的养殖规模,加大良种引进和小区建设。一是抓好春防工作,年初生猪存栏10100头,注射猪瘟9595头,注射密度达95%,注射口蹄疫9998头,注射密度为99%;牛存栏1000头,注射口蹄疫950头,注射密度为95%;羊存栏4000只,注射口蹄疫3720只,注射密度为93%;禽存栏38000只。二是加强对五号病、禽流感的防制工作,开展防疫注射,动物产地检疫,做到严防死守,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共检疫生猪8000头,牛600头。三是抓养殖示范村建设。结合二十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在该村建立一处集中养牛示范区,投放栅栏118户,圈舍建设完成92户、引进投放鲁西黄牛40头,可引进投放46头。四是发展种草养畜,2008年上半年共种草113亩,扩大青贮饲料150吨。五是继续扩大优良品种引进,以万只基础母羊扩群为重点,新落实道寒杂交良种母羊养殖户18户,引进道寒杂交基础母羊60只。计生工作 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52个合作社,5059户。有已婚育龄妇女4717人,(其中无孩167人,占总育妇的3.54%,一孩育妇756人,占总育妇的16.03%,二孩育妇2465人,其中二女户126人,多孩育妇1329人,其中多女户48人)。节育总人数4307人,综合节育率为91.31%,其中:结扎3771人(一孩结扎46例,二孩结扎2424例),二女户结扎113人,多孩结扎1301人(多女户结扎41人)。上环514人,(一孩上环482人,二孩上环16人,多孩上环16人),皮埋20人。
当年工作进展情况(2006年10月—2007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