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
基本概况 越城区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迁都建城于此而得名。秦朝置会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为南宋临时都城和明末鲁王监国之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先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名 1949年5月绍兴解放,设绍兴市(县级市),后分别设绍兴县、绍兴地区,为绍兴县、绍兴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设越城区,现越城区为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 越城区地处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迁都建城于此而得名。秦朝置会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为南宋临时都城和明末鲁越城地理位置王监国之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先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1949年5月绍兴解放,设绍兴市(县级市),后分别设绍兴县、绍兴地区,为绍兴县、绍兴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设越城区,现越城区为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管辖区域 现越城区实际管辖8个镇、街道,164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5个镇属居委会。区域面积195.29平方公里,总人口41.24万,其中农业人口10.1万。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19亿元,第二产业139.46亿元,第三产业114.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9元,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715元。农业发展 农业以发展现代城市农业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基本形成以特种水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新格局。工业发展 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纺织、印染、服装、家私为特色越城生活娱乐场所的经济格局。近几年来,该区把加大技术改造作为调整工业结构的突破口,技术改造、加大投入成为工业发展的主题,技改投入屡创历史新高。通过技改投入,传统纺织业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家私业迅速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规模企业和名牌产品。全区经济外向度近年来也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 基本上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社区服务为特色的发展格局。东方家园家具广场,中兴路再就业市场和塔山竹木交易市场分别通过了全省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市场的考核验收。全区社区服务网络已初具体系,区、街道和居委会相继建立了1400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并出现了“好邻舍”服务中心等—些社区服务品牌企业。自然地理 越城区位于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北纬 30 ° 00 ,东经 120 ° 35 ?。四周与绍兴县接壤,地势南高北低,南多丘陵,地面高程 5.1 米至 6.2 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