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傲乡:
简介 全乡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为184695亩,乡域北部草场资源丰富。粮食播种面积6230亩,(其中灌溉面积685亩)。农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玉米、荞麦、洋芋为主,年平均粮食总产量805万公斤,有各类大小牲畜存栏6444头(匹、只)。截止2006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1325元。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青羊、盘羊、獐子、熊等野生动物及大黄、党参等150种野生中药材。历史沿革 于1950年成立尼傲乡人民政府,管辖尼傲、坝藏、尖尼三个村委员会,19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到2005年底现有454户,2457人。基础设施 有综合站一所,职工6人,负责全乡农业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卫生院一所,职工4人;3所六年尼傲乡制小学,有专业教职人员27人,在校学生322人;迭部县林业局尼傲林场,职工38人;有计生办、司法所、综治办、信用社等单位。各村均有"六位一体"活动室,村级调解、治保、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健全,职能作用发挥良好。三个村委会均通公路,尼傲、尖尼两村通程控电话,坝藏村委会通移动电话。尼傲乡尖尼村委会,有尖尼扎日寺院,占地面积为15亩,宗教教职人数46人,信教群众有2205人,寺院年均收入5700元,殿堂面积为378平方米,附属房屋面积为4834.05平方米。社会经济 近年来,通过全乡上下的努力,用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以前以青稞、蚕豆、春小麦、洋芋等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主要以牛、羊、猪牧放养殖等落后管理方式,建立了特色的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大力推广暖棚养殖和地膜青稞基地,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了各村主导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
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劳务输转为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的突破口,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裕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使农牧民群众更新观念,放下包袱,走出家门务工挣钱,切实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