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墓:
人物生平 宗泽墓各类照片(20张) 宗泽(1060一1128),字汝霖,姿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宋名将。靖康元年(1126年)任河北义兵都总管,后任副元帅。相关事件 徽、钦二帝被掳后,宗泽留守开封,他亲率将士造战车,筑坚垒,联络北方忠义民兵,用岳飞为大将军,屡战屡胜,金人敬畏。他欲乘势收复失地,曾24次上书高宗赵构还都,遭到投降派的拒绝,忧愤病逝。宗泽去世后,子宗颖和岳飞护相至镇江,与夫人合葬京岘山上。墓坐南朝北,依山势用块石驳砌圆形墓扩。相关作品 到了嘉定年间,时岳飞之孙岳珂以总饷驻节镇江军府,命重修功德院,并亲撰《重修忠简公功德院记》。历史沿革 在宋、元朝更替的战乱中,镇江的宗泽后裔多逃徙他乡,镇江的宗泽墓、祠无人奉祀。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明朝,祠宇倾侧,享堂圯废,墓茔荒芜,祀产为寺僧所侵占。明洪武三十五年(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刘辰以监察御史出任镇江郡守,下车伊始,即率僚佐,召父老,揖拜宗泽墓下,洒扫荐奠,睹墓、祠荒圯,奋然以复其故物为己任。同时改设“宗忠简公祠”于普照寺,俾龙华寺之乘载庵僧守之。
崇祯八年(1635年),李长科、张公亮登京岘山、寿丘山拜谒宗泽墓、祠,见“宗忠简公祠”颓垣废壁,于是找丹徒县令张文光谋议,决意重建新祠。翌年,在邑学尊经阁之后,大成殿之东,建堂五楹,一座规模宏伟的“宗忠简公祠”迅速落成。李长科作《重建忠简公祠碑记》,后任丹徒县令郑一岳作《重修忠简公祠记》。均刻石立于祠内。由此可见,明代从朝廷到镇江官民对宗泽都怀有高度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