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镇: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地理位置 樟市镇[1]地处曲江区西南端,距县城马坝约30公里,东临北江与乌石、大坑口隔河相望,南邻英德市沙口镇,西联罗坑镇,北接白土镇,总面积约204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瑶两个民族。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645人,其中农业人口25396人,境内有瑶族村委一个,人口503人。自然资源 樟市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矿产、林业、水力、农业等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瓷土、铅锌矿等,水力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具有较大开发价值。樟市盛产优质谷、柑橙柚类水果、优质蔬菜及生猪等,是优质谷白马牌马坝油粘米的主要产地。消雪岭柑橙柚已成为粤北著名农产品品牌之一。历史沿革 樟市镇[2]原名樟树潭,田地右斜对岸江屋,溪边有棵大樟树,下面有个深潭而得名,后被洪水冲毁,迁至现街址,逐步形成贸易集市中心,故名樟市,解放后成立樟市区,罗坑、白沙归樟市管辖,1958年成立广东省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之后,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陶铸同志曾在樟市居住过。1960年划出白沙归白土公社,1974年划出界滩大队归白沙公社,1986年建镇。自然环境 樟市镇的地形西高东低,三面环山,樟市河由西向东贯穿全镇流入北江,镇内贮存着丰富的煤、铁、铜、铅锌、银、瓷土等矿产资源,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森林面积约24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7万亩,山林面积33万亩,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000多人。农业状况 樟市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曲江区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素有粤北粮仓之称。主要农产品有优质谷、花生油、沙田柚、脐橙、芽蕉、红瓜子、黄皮、优质肉猪及猪仔、优质肉牛等。优质谷是樟市农业的拳头产品,是粤北农业名牌白马牌马坝油粘米的主要供给地之一,万亩优质谷种植基地是全县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生产基地,平均每年种植各种优质谷50000亩以上,产量16000余吨,收入30000万元左右。全镇以全市第一个农村禽畜专业市场为中心。
2008年,全镇种植优质谷24560亩,总产量9856吨,分别比2007年增长6.8%和8.3%,优质蔬菜种植面积21720亩,总产量2226吨,分别比2007年增长2.8%和5.1%,种植优质水果12545亩,产量2156吨,分别比2007年增长84.3%和59.6%,出栏优质肉猪41833头,出售优质猪仔98500头,分别比2007年增长7.5%和8.2%,花生种植面积18392亩,总产4362吨,基本与2007年持平,2008年以来,我镇结合沼气建设,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目标,大力推广“猪—沼—果”生产模式,不但促进了沼气建设,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水果的产量与品质。另外,樟市是韶关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到2007年,拥有各种农业生产机械585台,其中小型收割机90台。多年以来,我镇的优质谷、花生、柑桔、沙田柚、生猪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区各镇之首,是曲江区最大的农业镇。[3]交通通讯 樟市东临北江北有樟马公路直通马坝,交通十分便利,樟市镇交通十分发达,水路有北江河通航,陆路有二级水泥公路直通县城马坝,隔河相望有京广铁路,境内公路总长达200多公里,镇通各村公路已大部份实现硬底化。集镇面积0.9平方公里,设施完善,商贸繁荣,为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规模的街道公路改道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