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塘镇:
建置沿革 董塘镇位于仁化县城西南12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96个村小组。1979年为董塘镇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董塘镇人民政府,经纬度为 17°—25°18′之间,东邻丹霞街道办,北邻红山镇,西邻乐昌市,南邻浈江区,总面积为19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9万亩。自然环境 董塘镇地处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地形四面山地,中间小盆地,墟镇处于盆地中央,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有巴寨、燕岩、大石山、飞花瀑布等丹霞地貌,属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境内有丰富的煤炭、锌铅、石灰石、铁矿等矿产资源,董塘河流经墟镇到丹霞夏富汇入锦江。人口民族 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少数的瑶族、畲族,2006年总人口为3482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7403人,非农业人口7417人,汉族34360人,少数民族460人。市政建设 墟镇面积为3.09平方公里,省道S246线贯穿墟镇,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中心城镇之一;2003年完成墟镇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同年,被韶关市列为村镇建设试点镇。目前已兴建了三个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共有铺面230间,墟镇道路全部铺设了水泥路面,并安装了路灯。1999年~2002投资300多万元铺设董塘八一至长坝岭路段,董塘到董塘中学凡塘路口到镇文化中心路段水泥路面,2004年改造完成铺设董塘中学到七○六路段沥青路面。改造30多公里乡村道路,铺设了水泥路面。
1991年建起有线电视网络,2004年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开通光纤线路,现有32套清晰电视节目,1999年扩建文化活动中心。经济状况 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5904万元(按90年现行价格计算),其中农业总产植19225万元。农业以水稻和花生生产为主。农村人均收入3927.3元,由传统农业逐步向商业经济过渡,种植产品主要有优质稻、花生、淮山、竹类等。工业主要项目为原煤开采、铁矿、铅锌矿、石灰石、油料加工,红砖生产、石灰制造、铅锌矿精选、竹木加工等。对外交通 董塘镇交通便利 ,S246线贯穿墟镇可到韶关,S345线可达乐昌,东至仁化县城,西往乐昌,北上红山、南往浈江区花坪镇,全镇村村通公路,各村公路都是硬底化。旅游资源 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