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礤镇:
基本概况 黄礤镇位于新丰县境北部,东与马头镇、连平县为邻,南与丰城、梅坑两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交界。全镇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4071户,总人口18070人,其中农业人口17881人。历史沿革 黄礤旧称黄茶,因文献缺失或语焉不祥,明朝之前其历史难以考究,镇内围人墩遗址曾出土周代文物,是全镇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营盘村是古代官府驻守重地。待至明庆乾隆三年(1569年),长宁(新丰)置县,才有黄茶铺约、礤头约之称。清、民国、建国初期不断分属不同地区的管辖。1959年,在黄茶地区设立营盘公社,为黄礤地区第一次设置镇级机构。1962年把翁源县礤头乡的四个大队与营盘公社合并,组成一个公社,各取其一个字,称为黄礤公社。镇内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为客家群体,逢年过节有炸油角、打米饼、裹粽子、舞瑞师、舞纸马等风俗。黄礤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是东纵队北江支队的一个大本营,解放战争期间是北一支队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战场。建国后划为革命老区镇,在梁坝村和营盘村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自然地理 黄礤属山区镇,地势从东北向西递减,是青云山脉的一部份。境内高山林立,千米以上大山有十多座,全镇平均耕地海拔550米。黄礤呈典型的高寒山区气候,夏天昼夜温差15℃左右,年平均气温17℃,夏天气温比较清凉,冬天有下雪、结冰现象。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912.6毫米。
黄礤山林面积广阔,木材蓄积量大,有较好自然生态环境。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5158亩,水田面积10567亩,旱地面积4591亩,山地面积33.6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业概况 黄礤镇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佛手瓜、辣椒、节瓜等农副产品物美价廉,畅销珠三角,远销香港等地,黄礤镇始终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处山区,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农作物生长单靠农家肥便可保持旺盛长势,无需使用化肥、农药,禽畜饲养以青饲为主,享用本地产的蔬菜、禽肉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黄礤镇是生产绿色食品比较理想的地方,农产品逐步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同时,大力引进外商搞农业山地开发和发展优质品种,使之形成规模,到2001年止,全镇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6.5千亩,桃李等优质水果基地2千亩,松脂基地4.5万亩,竹子基地6千亩,农业总产值达4.6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