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镇: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大源镇基本概况 大源镇地处北纬30度,东经120度,位于富阳市南部,富春江南岸,东接灵桥镇,南与萧山一岭之隔,西邻环山乡,北依春江街道,距杭州37公里,区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5932人,外来人口6500人。大源镇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1462.6毫米,年日照时数1995小时,无霜期220—23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大源镇工业区建置沿革 大源镇已有2200多年历史,为秦汉古镇。西侧阳平山为孙权祖父孙钟隐居地。
清代辖区为正南区大源五庄。至民国,为大源镇和五和乡。1950年民主建政时,为大源乡、民乐乡。1956年3月,新关、民乐、大源3乡合并为大源乡,至10月新关又析出。1958年,大源乡建立大源公社,驻地大源镇,地处大源溪出大源群山之口,历来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曾名大源口,后名大源。1959年11月,大源公社并入太平公社。1961年初,恢复大源人民公社。1992年5月,大源镇由新关乡、新建乡、大源镇合并而成。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 1982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5月,新关、新建两乡并入大源镇。1994年,被列为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杭州市二十优乡镇。1994~1998年,投资700余万元,综合治理大源溪。1997年,被列为省小流域治理试点单位;实行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1998年,列入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杭州市卫生城镇、杭州市科技示范镇。?完成集中教育整顿试点工作 1998年6~7月,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在大源开展集中教育整顿试点工作。镇委、人民政府首次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的竞争激励用人机制,通过职数核定、自荐报名、资格审查、竞争演讲、民主测评、审核任用等程序,有23位中层干部通过竞争上岗。?镇中心小学 1998年10月9日,由镇人民政府及永庆、东升、震龙、亭山等8个村共同投资500余万元的大源中心小学在东升村破土动工。占地1.92公顷,建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设施,其中教学楼有24个教室,可容纳1000余名学生就读,预计在1999年9月1日前交付使用。?镇中心幼儿园 1998年8月28日,由永庆村出资建造,民办公助、集体性质、政府一体化管理的大源镇中心幼儿园落成并交付使用。坐落在镇中心停车站旁,投资130多万元,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0?15公顷,可容纳300余名幼儿就学。?水土保持工程 1998年11月中旬,大源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该工程是浙江省钱塘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重要项目。总投资170余万元,重点做好绿化造林、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改田造地等几项工作。大源镇通过溪堤护坡工程、蓄水工程、封育治理、改田造地等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计划1999年4月完工。?造纸业发展 用竹造纸已有1700多年历史。大源交通十分便捷,紧连320国道和l04国道,杭千(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切镇而过,出入道口设在镇旁。大源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源人勇立潮头,迎风搏浪,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造纸、新型建材(金属门窗)已成为全镇两大支柱产业,誉满海内外,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千强镇”第273位,浙江省最发达“百强镇”第84位及杭州市工业经济“十强镇”行列。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90余家,商贸企业1200余家,拥有农贸市场、商贸中心两大综合市场和金属门窗材料一条街。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4.33亿元,完成国地税总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4577元。。由富【一方名村口村】?口村位于大源镇中部,全村有786户2548人,为造纸和纸制品经营专业村。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47亿元,村民人均收入7600元。有造纸和纸制品厂等企业40家,120多个纸张经销户。1995年,被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亿元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村。1998年,被杭州市列为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兵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