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英镇:
历史沿革 两英镇历史悠久。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潮阳县,两英镇属潮阳县域。唐元和两英镇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谪刺潮州,其时潮阳县辖新兴、兴仁、丰恩、丰欢等四乡。两英镇在兴仁乡境内。其后置圩于乌鸦地,故原称乌鸦圩,后改名鹰圩,鹰与英同音,故又称英圩,清末在英圩隔溪南畔又建一圩,遂得名两英圩(圩日为农历一、四、七)。尔后,政府行辕设此,便以两英冠名。1928年初,中共潮阳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两英镇圆山村召开。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从潮、普、惠三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区,改名“南山管理局”(相当三级县政府机构),管理局(现两英医院旧址)就设在两英。1941年至1945年,潮阳县政府从棉城迁往本镇鹤丰村,县政府设于鹤丰村太乙里。解放后,1950年3月撤消“南山管理局”,两英又重归潮阳县管辖,定为第10区,1952年称第12区, 1956年称两英乡,1958年与司马浦合并成为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称两英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两英区,1986年改为两英镇至今。地理交通 东经116°22′,北纬23°13′。
地处粤东大南山北麓,潮南区中部,距潮阳城区32公里,距潮南城区10公里,北与司马浦镇接壤,东北为峡山街道,东面是胪岗镇,南与雷岭镇为邻,西南畔有红场镇靠接,东向乃仙城镇。全镇交通主干有“五纵八横”。五纵即司神公路、司英公路、新兴路、环市东路和河赤路;八横即峡英路、华英两英镇路、中兴路、兴英东路、英深路、美鹤路、金瓯路、陈沙公路,新建路段有新兴路陈库至高堂路段。镇村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有为数不少的路灯。南通深汕高速公路,不过需要行车经验丰富,毕竟司神公路南段是蜿蜒的山区公路,才能到达惠来华湖的高速入口;北接324国道,而饱受污染的两英大溪蜿蜒向北灌流两英,东折中洪汇练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