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镇:
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概况 司前镇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江门市新会区西部,南濒潭江,为广东省270个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9.9平方公里,辖15个村5个社区,户籍总人口6.6万。镇内水电供给、通讯网络、交通运输、科技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道“新开公路”横贯全境,佛开高速公路和新台高速公路均在镇内设有出入口。司前以制造业为主,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镇内主要工业产品不锈钢制品品质优良、款式新颖、远销国外,享有“不锈钢制品之乡”的美誉,为广东省的五金不锈钢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亿元,工业产值53.11亿元,农业产值1.91亿元,税收入库总额1.1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30万元,企业员工收入11579元,农民人均收入6422元。
1996年,司前镇政府耗资2800万元,开发位于佛开高速公路石名出入口1200亩的土地辟”前锋工业园”,由镇政府提供”三通一平”(通一级水泥路、通自来水主管、通供电主线和平整土地)。并聘请专家作出用地规划,以优惠价转让土地,并在工商管理、供电增容、建筑报建和自来水增容等方面给予优惠。工业园已渐成型,部分企业已投入生产,但由于各地商界用户的纷纷要求,镇政府决定再开发3800亩,使工业园进一步优化司前镇的工业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司前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历史沿革 司前镇历史悠久,在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镇内河村一带就是平夷县(新会市前身)的辖地。明、清两代河村是“牛肚湾巡检司”的驻地,该司前面有块大片空旷地,故名“司前”。该镇位于市境西部,东邻大泽、七堡镇,南隔潭江与罗坑、牛湾镇相望,西接开平、鹤山市,北连鹤山市。北面属丘陵山地,东南面属潭江下游冲积平原,镇政府驻地距城区20公里。1996年,全镇土地总面积88.7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5192亩,辖15个管理区、260条自然村,总人口66361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4.5万多人。该镇以生产质优价廉的五金制品出名,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为3.82亿元和1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3%和23.66%。社会文化 司前镇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当时的新会县司前镇河村一带置平夷县,属交州南海郡,也是今新会县地置县的开始。《木美人》 这幅油画原画在司前镇天等《木美人》油画村两块木门板上,画面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西洋美女,身高160厘米,穿低领汉式襟衣,梳着高耸的发髻,似戴着抽纱类盖头,鹅蛋验,高鼻梁、凹眼窝,眼神生动,有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般的传神。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幅《木美人》门板油画是明朝之物,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比公认的西洋油画传入中国的时间早100年,可以说是传入中国最早的西洋油画。究竟这幅油画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西洋女子穿汉代服装?油画曾被烟火熏烤,为何能幸免于火灾?这些疑问至今仍是个谜。该画藏于新会区博物馆。林楚楚 中国第一代电影女演员林楚楚出身于司前仁和村。1925年,她的丈夫黎民伟在香港主持的民新影片公司筹拍电影《胭脂》,一时找不到女主角,制片人看好林楚楚,让她当了主角。《胭脂》公映后,获的广大观众好评,林楚楚因此成为香港拍摄故事片的第一位女演员。林楚楚一生共在26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被公认为外貌与表演艺术都最适合演旧中国典型的贤妻良母角色。石步“金龙” 石步村舞金龙的起源,源于康熙年间出了一个武举人李维扬。康熙35年(1705年),李维扬在京城科举考试中被钦点为武科榜眼,赐府第、封进士之职,官至广东左右翼总镇。当时李维扬新科中进士回乡,为增加喜庆气氛,将有制作竹器技术、懂画画的人组织起来制作金龙。金龙一般由竹篾、砂纸、纱布、彩色的塑片制作而成,体形庞大,全长约38米,每次大概要30人左右才能舞动,故每条龙要配备80多人的队伍,轮番上阵,舞龙的动作具有南方舞龙套路的特色,极具技术性和欣赏性。基础设施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司前镇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部,南濒潭江,为广东省270个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9.9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6万人。镇内水电供给、通讯网络、交通运输、科技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道“新开公路”横贯全境,佛开高速公路和新台高速公路均在镇内设有出入口。司前以制造业为主,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镇内主要工业产品不锈钢制品品质优良、款式新颖、远销国外,享有“不锈钢制品之乡”的美誉,为广东省的五金不锈钢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亿元,工业产值53.11亿元,农业产值1.91亿元,税收入库总额1.1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30万元,企业员工收入11579元,农民人均收入6422元。 司前镇一方面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建设;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打造五金不锈钢专业镇。司前镇政府在发展中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全镇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合力之下,司前的经济、社会成绩斐然。2002年5月,司前镇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心镇;2004年2月,该镇被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为中国重点镇;同年7月在广东省《2004-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司前镇被定位为广东省地方性中心。2005年初,司前镇更进一步,成为首批118个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为提升司前的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现时,司前镇委、镇政府正以“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地方经济、壮大支柱产业、打造中心强镇”为指导思想,擦好擦亮“中心镇”和“专业镇”这两张名片,在司前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一条宽阔的中心大道横贯逐渐成形的中心新区,商务酒店、物流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城镇基础设施正在筹建,城镇中心的北移和前锋民营科技园的扩展进一步扩大了司前的发展空间,各行各业发展迅猛,美好的蓝图正变成丰硕的成果。特色经济 司前镇小五金制品司前镇的五金不锈钢产业是从不起眼的小五金开始,一步步发展为一个大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家小规模的铝制品厂成立,是司前镇第一家私营五金不锈钢厂,到了1988年,镇政府则投资建起当时镇第一家以生产不锈钢制品为主的企业,为司前的不锈钢产业奠定了方向。此后,一批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进入1998年以后,司前镇的不锈钢产业进入大发展期,行业中的新老企业形成你争我赶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富而思进”,不断加大投入,开始二、三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