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岭乡:
简介 千岭乡位于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宿松县的中南地带。总面积9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314亩,属丘陵地区。辖11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4.2万人口,30个党支部,1206名党员,外出流动党员83名。地理位置 千岭乡位于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宿松县的中南地带,东、南、西三方被大赛湖、长河、龙湖环抱,北面与五里乡的万元、黎冲村和九姑乡的柏树村、九姑村接壤。乡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9′~116°16′,北纬30°01′~30°09′。南北最长相距16公里,东西最宽相距12公里,面积为91.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2%,耕地面积34314亩,属丘陵地区。辖11个行政村,362个村民小组,4.2万人口,30个党支部,1206名党员,外出流动党员83名。1992年合并后的千岭乡,辖九庙、义乡、千岭、中千岭乡行政区划图心、毛坝、尹屋、木梓、日新、平岗、孙岭、竹墩、汪岭、金川、青龙、坪岭、砂坡、雁翎、新前18个村,304个村民小组。2004年5月,千岭乡党委、政府根据宿松县村级区划调整方案要求,开展了撤村并村工作,原来的18个村撤并为10个村。该乡未调整的村有九庙、千岭、平岗、汪岭4村。原金川、坪岭、毛坝村合并为毛坝村;日新、木梓村合并为木梓村;青龙、义乡、孙岭村合并为孙岭村;中心、竹墩村合并为竹墩村;砂坡、雁翎村合并为张庙村;尹屋、新前村合并为新前村,同时九姑乡的雨福村并入千岭乡。撤并后千岭乡共辖11个村,326个村民小组。乡史沿革概况 1992年合并后的千岭乡,辖九庙、义乡、千岭、中心、毛坝、尹屋、木梓、日新、平岗、孙岭、竹墩、汪雨福村划入千岭乡交接仪式岭、金川、青龙、坪岭、砂坡、雁翎、新前18个村,304个村民小组。2004年5月,千岭乡党委、政府根据宿松县村级区划调整方案要求,开展了撤村并村工作,原来的18个村撤并为10个村。该乡未调整的村有九庙、千岭、平岗、汪岭4村。原金川、坪岭、毛坝村合并为毛坝村;日新、木梓村合并为木梓村;青龙、义乡、孙岭村合并为孙岭村;中心、竹墩村合并为竹墩村;砂坡、雁翎村合并为张庙村;尹屋、新前村合并为新前村,同时九姑乡的雨福村并入千岭乡。撤并后千岭乡共辖11个村,326个村民小组。
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宿松县为东、南、西、北4乡,共辖48庄,现有区域属南乡所辖的紫荆、筑(竹)墩、义乡、龙湖4庄。沿革历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制为区(镇)乡保制,全县共设5区1镇21乡,区域内属九姑区所辖的木梓乡。木梓乡的建置沿用到解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