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明高友玑墓:
建筑 神道门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闰十二月,四柱三间,歇山顶牌楼式建筑。枋的正面用剔地起突法雕出白鹿衔花,风鸣鸾和,麒麟飞奔、海浪骏马、鲤鱼跃龙门等图案、小额枋上书刻“高氏神道之门”六字。底坛中轴线两侧依次相向排列青石立马、坐狮、卧羊。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二坛为神道门至高氏宗祠通道。三坛青石铺地,两侧相间筑有华表、碑亭。华表由基座、柱身和柱头组成。基座须弥座式,圭脚刻有卷草纹,束腰四角做出直线纹槽柱。图案 柱身为小八角式,上半部凸雕卷草纹和仙鹤,柱头设一蹲兽(望天吼)。碑亭仿木构筑,四柱三歇山顶,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屋面呈曲线,刻楼瓦、滴水、勾状。两亭内各立石碑一通,螭首龟跌。左为嘉靖二十七年《准予请祭葬赠谥碑》,右系嘉靖二十六年(1547)严嵩撰《明故资 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简高公墓志》碑。碑额阳刻双龙戏珠图案。四坛两侧筑有神橱,橱前立有一对高 2. 4米的文臣像,相向而立,头戴前低后高的朝冠,着圆额竟袖朝眼,手持朝笏,神态俨然。五坛两侧设神库,立面用减地平钑法刻成四柱三壶门,门内嵌雕团形图案石板,上浮雕“鲤鱼跳龙门” “鹿* 灵芝”“ 仙牛”“奔马”等。排列顺序 正面为墓室,葬有墓主、父、祖及四子。后设神位牌楼三组,按左昭右穆排列,自左至右依次为:“明德府良医东野高公墓”、“明中宪大夫云南澄江知府春岩高公墓”、赠资政大夫工部尚书前贡士封刑部员外郎述庵高公墓”、赠资政大夫工部尚书竹庐高公墓”、“明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襄简南屏高公墓”、“明迪功郎当徐少尹率斋高公墓”、“明德府左长史加升中宪大夫西渠高公墓”。
神位牌楼均为六往五间式,歇山顶,石仿木建筑。在各牌楼的阑额上,透雕狮子、麒麟、凤凰、小鸟、骏马、石榴树、梅树等图案。尤其是牌楼左、右梢间正面所刻侍女,手捧烟袅香炉或烛台,着长襟衫,系腰带,头发为螺丝状单髻;两处人物浮雕,线条流畅明快,造型清新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