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镇:
历史沿革 平塘镇,清光绪年间为林垌堡,下分牛东(辣)、山口、甘垌、黄龙、平塘、茅垌、云砂、北永、罗罅、罗磨、大湾、倒流、沙子、南埇、金龙等甲。1940年信宜划分4个区,平塘属合水区管辖,称为林垌乡,乡公所设在沙子光镇公祠,下有林超、林中、双罗、上中、北永、云榃等小乡。1949年解放,信宜设东、西、南、北、中区,平塘属东区。1950年5月划为6个区,平塘属六区(合水区)后为纪念革命烈士黄国柄,曾称为国柄乡,下辖21个村和农会,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12月,信宜划为15个区,平塘属十四区(合水区),下辖新中、黄龙、沙子、罗排、湾龙、林垌、倒流等7个乡,而甘垌、北南、北中、湘榃、罗罅等5个乡归钱排管辖。1956年高级社时,信宜并为103个乡,不久又并为86个乡,22个中心乡,成立沙子中心乡,下辖沙子、林垌、黄龙等乡。榃棉、北永乡归属十三区(钱排)国柄中心乡管辖。1957年2月县撤区,把235个小乡并为36个大乡,平塘把沙子、罗排、湾龙、林垌、倒流、新中、黄龙合并为沙子乡。甘垌、北南、云开、湘榃、罗罅合并北中乡。1958年5月县再把36个大乡合20个乡,沙子乡在原有乡再把甘垌、北南、湘榃、罗罅、北中等乡划归沙子乡管辖。1958年撤销乡镇,全县成立8个人民公社,平塘属合水人民公社。下分新中、沙子、罗罅、平塘、北永等5个营,1960年全县分16个公社,242个大队。平塘从合水分出,成立平塘人民公社,下辖13个大队,3个场,下设293个生产队。1961年11月合水设区,平塘设平塘、北永、沙子等3个公社。1963年由3个公社合并为平塘人民公社,下辖21个大队,543个生产队。1982年撤公社成立平塘区,21个大队改称为乡,1986年改称平塘镇,乡改称行政村,1989年村改称管理区。到1996年管理区改称行政村。现全镇辖马安、新中、黄龙、茅垌、沙子、厚洞、罗排、大湾、湾龙、林垌、童子垠、倒流、平塘、罗罅、榃棉、坳垌、甘垌、北中、北永、北南、麻场等21个村委会。地形地貌 平塘镇境内山脉纵横,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四面是高山脉(峰),中间为长盆地,为中山、低山高丘区,山岭每成单片山性质,有的山脊成锯齿状,高丘间为冲积平地,低山海拔高度为500~800米,相对高度100~700米,坡度10~35米,高丘海拔高度250~500米,相对高度100~400米,坡度7~30米。
银岩顶为平塘最高峰,海拔高度为1334米,与钱排接壤,其山脉走向一支左延到茅垌,一支与大望顶之间向左过坳伸分左支经三叉顶(海拔1002米)落沙子、林垌、平塘、细岭头(海拔1000米),山脉从右延至川山顶落林垌,白石牙山脉右延榃棉、北永、平塘至罗定分界。石人顶(海拔1310米)山脉经马安山右延至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