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村镇:
概况 莫村镇近年来,在镇委书记陈锦斌、镇长梁颂东的带领下,立足镇情,抢抓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中心镇建设为目标,优化农业结构和抓招商引资为重点,抓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手段。全镇经济基础得到夯实,工业效益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济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4亿元,财政收入268.7万元,人均收入4165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正阔步朝宽裕小康镇迈进。 今日的莫村,吹响全面建设宽裕小康镇的号角,抓住成为省中心镇的机遇和省加快山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全镇人民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拓进取,全力以赴,开发一个环境宽松,政策优惠,配套设施完善的创业空间,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莫村镇的工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帮助民营企业狠抓内部管理,扩大市场,促进民营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全镇共有各类企业家,其中镇办企业200多家,形成以电力、塑胶、铸造和木制品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47亿元。 莫村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镇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6000千瓦,瓷土储藏量达1亿吨以上。丰富的水电和瓷土能源,成为莫村推动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助推器。积极实施“以电带厂、以厂促电”的工业发展路子,采取“以商引商”的办法和“让利求发展”的双赢思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降底投资成本,2003年共引进新项目7个,资金2800万元,招商引资的突破性进展,成为莫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有个体工商户568家,从业人数958人,其中较具规模的私营企业有26家,工业产值达1.8万元。
莫村铸造业始于道光初年,具有160多年历史,素有“铸造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莫村铸造业通过合股、合资等多种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这一传统产业成为莫村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发展到18家,从业人员达800多人,技工100多人,年产铸件3000多万件,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产品驰名内外,远销广州、开平及全省各地。莫村镇的农业 莫村镇积极实施“农业稳镇”的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种植上突出效益,养殖上突出规模,花卉上突出档次,进一步压缩一批低效种养项目,2003年,全镇共调整农田1300亩,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沙糖桔、富贵竹的种植和金福山地鸡、虎纹蛙的养殖等特色产品。发展了三个规模较大的“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大田云首村属山场发展2460多亩综合三高农业基地,主要种植柑、橙、南药及养殖业;大灯笼山场、平岗山场发展6000多亩的白榄基地;大灯笼养鸡走廊发展10万只金福山地鸡基地。创办了一批“短、平、快”种植示范点,在光明梅坑、古楼学唐等地创办100亩以上的连片西瓜、蔬菜种植示范点,双栋大碗垌100多亩的富贵竹基地,共发展“短、平、快”项目1350亩。积极发展农户参与种养业,参与的农户达1000多户,扶持种养大户20多户。2003年,全镇养殖金福山地鸡18万多只,养殖优质鸭20000只,养殖瘦肉型猪6500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