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洲镇:
旅游资源 芦洲镇三面环绕东江,背靠山脉,东江沿岸风景秀丽,秋香江两岸竹林迷人,江中小舟让人陶醉,山顶水库碧波荡漾,深山果园春甜桔更是极品,龙潭瀑布风景幽美,奇峰异石,银滩秀水比比皆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是都市人休闲、观光、休心养性、度假的首选之地。
芦洲镇委、镇政府也适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生态游,打造城市后花园”的长远发展战略,在花大力气抓旅游业的启动,规划发展项目很多,投资增值潜力很大。历史沿革 芦洲镇是惠阳市五个山区镇之一,属惠城区管辖,是发展“三高”农业的理想宝地,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会,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宋朝杨家将杨文广曾率军驻足于青塘村园墩山顶;解放前,该镇又是东江游击队养精蓄锐之地,东江纵队王石浓等在富星村开展革命活动,因奸细告密,被敌人包围,由于敌众我寡,王石浓等5人壮烈牺牲,当地群众于1979年在富星村的东南面山坡上,建造了纪念碑,以纪念五位革命烈士。自然气候 芦洲镇是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山村小镇。它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芦洲镇为冲积小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温32℃,极端最低温-1℃至-2℃,全年无霜期320天左右,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特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荔枝、龙眼、橙、柑、桔;空气清新,绝无污染,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芦洲镇党委和镇政府充分发挥当地的经济地理优势,大力度发展"三高"农业和"高山"农业,改变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全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芦洲镇由一个贫困的小镇逐步成为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芦洲山区面貌在迅速改变,1992年社会总产值达到3085万元,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5251万元,人均纯收入1650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57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