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湾镇:
基本情况 春湾镇是粤西著名的商贸重镇,是广东省省级中心镇,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广东省26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阳江市的区域中心镇之一。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7.1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农业总产值4.14亿元,第三产业1.1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2.4:1.6。2003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04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90元。春湾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省道新高线S113和圣贵线S369的交汇处,三茂铁路、贯穿南北,春罗铁路可直达桂林,广东至广西和三茂铁路在此中转,成为大西南的铁路中转站,是粤西新兴的交通枢纽,区域中心位置日显突出。自然资源 春湾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干湿分明,年平均22度,年降雨量2400毫米,年日照对数1700小时,具有水、热、光同季特征,气候宜人。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漠阳江及其支流贯通全镇,还有中、小型水库、陂头等水利工程达60多宗,生产条件良好,适于发展农春湾镇业多种经营。是市的粮、蔗、菜、果主产区。矿藏:主要有金,磷,煤,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其中大理石已被国家建村部定为“406”“407”号优质资源。特产:春砂仁,赤小豆,香芋,三黄鸡享有盛誉名胜古迹:通真岩(又名铜石寺),留有宋代以为的名人墨迹,有明清时期誉为阳春八景之一的“铜石禅林”还有慈云岩,青云寺,瑞馨书室,通天蜡烛,龙宫岩,莲花垌石林等。经济发展 目前,全镇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内建有大小酒店旅馆30多家,其中高档的有好时光酒店、龙宫酒店、新枫林等7家有500多张床位的酒店;建有日产7500吨自来水厂和11万伏变电站;建设了三大绿化花坛和二大绿化广场以及街道绿化带;开发了春光花园、三街朗开发区、站前开发区、汶东花园等9个商住小区和新建了大型的春湖苑商住楼等,总开发面积46万平方米,近年已吸引5000名本镇农民和外镇群众在镇区定居;投资2800万元建设排水沟总长22.8公里;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春湾大道、青云路、迎宾大道、莲花路等主次干道19条,总长达18.6公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架春湾镇构。随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吸引了大批资源型企业到本镇落户创业。目前,在我镇落户的针织厂有33家、五金电子、塑胶制品、冶炼等企业10多家,小水电企业30多家,吸纳了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增长。200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9亿元,实现利润1998万元。特色农业 一、粮食作物。一九九九年,全镇粮食作物8.9万亩,其中水稻面积6万亩,总产3.6万吨;玉米1.6万亩,总产4000吨。春湾一角二、林业生产。近年来,镇实行林果并举,规划高山远山造林,25坡度以下的山地种果。经济林以松、杉、桉等为主,今后,将对其进行结构调整,低效益林木将逐步减少,改种高产值的如马占相思等品种。目前,除了鼓励私人承包开发外,还规划5万亩高山地招商引资开发。
三、畜牧业的发展。目前,镇的畜牧业以鸡、猪为主要项目。温氏汉集团公司下属的阳春市哼盛养殖有限公司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50万只肉鸡。与此同时,镇还大力发展山地鸡,农民专营或在果场兼养的优质山地鸡,每年可提供100万只以上。以种养大户严显湖的立体养殖场为示范点推广瘦肉型猪的生猪品改工作推动了全镇生猪生产,逐渐淘汰不适应市场的品种,提高猪的产值。99年统计,生猪饲养量达12万头,其中75%为瘦肉型猪。出栏肉猪3万头,外销猪苗约5万头,形成了旺盛的猪市场。另外,山塘、水库也成了镇农民致富的另一条路子,在山塘、水库养那乌古桥鸭,既利于鸭的生长,又充分利用了鸭粪喂鱼。目前全年鸭饲养量达60万只,是镇畜牧产业的第三大支柱。在搞好支柱产业的同时,镇还鼓励农民发展养兔、养羊,目前已建立了兔场、羊场各一个,丰富了我镇畜牧业的种类,也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