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溪镇:
历史沿革 黎溪镇建制于洪武二年即1396年,属英德县怀义都黎溪图,因辖区内北江纵贯南北,河西岸叫黎洞,河东岸叫铁溪,两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属英德县含属总局黎溪分局。民国时期先后属英德县第四、第一区黎溪乡。1949年10月至1950年属英中区黎溪乡。1958年改称跃进人民公社黎溪耕作区。1960年改为黎溪人民公社。1987年4月改称镇。1995年9月8日飞来峡区成立,成为该区下辖的四个镇之一。2001年12月1日归回英德市管辖。自然气候 黎溪镇大部分地方为低谷山地,西北部的天堂山海拔901米,为全镇最高峰。北江河纵贯南北,该镇年平均温度270C,年降水量2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展 黎溪镇自飞来峡水库建设以来,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262万元,财政收入达1510万元,三年来增幅年均增长21%,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4080元,增速居全市前列。城镇建设 黎溪镇镇区位于北江河、银英路旁,现镇区街道呈井字型分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可容纳3—5万人,现常住人口2.15万人。镇区内设有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各一所,有年储蓄额1.5亿元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南面建有超过2000工人的佳美达玩具厂,其它配套设施完善,布局科学合理,北江河边建有江滨公园,镇容镇貌整洁,城镇建设已具规模。基础设施 黎溪镇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镇到十二个村(居)委会公路已实现水泥硬底化,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且连江口镇的南坑、银坑和三井村贯通公路后必须经由黎溪北江大桥才能到达黎溪、连江口、英德等地;镇区建有一个11万伏变电站,可以满足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和不断发展的工业的需要,相邻乡镇的用电基本上依靠黎溪镇变电站输出;公共卫生医疗设备较完备,2005年黎溪镇卫生院被清远市确定为革命老区中心卫生院,近年临近的升平、连江口南坑、小樟、大樟村民也分别到黎溪就医、就读、赶集等;电讯实现村村通,移动、联通信号覆盖率达100%。品牌优势 黎溪镇历届党委、政府注重品牌效应,积极创建了一些无可替代的品牌典型,其产生的品牌效应对黎溪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一是中国沙糖桔名镇。目前全镇已发展种植沙糖桔6万多亩,成为英德一大特色农业,规模与品质得到省农业部门的认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注册了彩虹桥牌商标,该镇获得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中国砂糖桔名镇”的称号,区划调整是黎溪砂糖桔面临的一次机遇,如继续把黎溪砂糖桔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黎溪乃至英德的知名度会进一步提升,对本镇及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