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寨镇:
乡镇简介 灰寨镇(图1)灰寨镇地处广东省揭西县县境中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53.6平方公里,人口41009人,旅外侨胞三万多人,是揭西县著名侨乡和工业卫星镇。 改革开放以来,灰寨镇大力发展以生产毛巾为主的家庭纺织业,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其上规模、创名牌、出效益,全镇家庭纺织户已发展到359家,装机2100台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年可创产值2.5亿元,是粤东地区重点生的毛巾的基地镇,此外,该镇的农用机械、红木家俬和各类农产品工业也保持较好的生产和发展态势。 农业方面,该镇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多次被县评为粮食生产先进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形成了龙眼、青榄、蔬菜、水产、家禽等一批“三高”农业生产基地。 该镇创办两个占地60亩的工业加工区,安装开通了三千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中继站,兴建了一座35万伏的变电站,特别是近年来,华侨建立了融资150万元的教育基金会,全镇16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校舍楼房化,1999年灰寨小学升格为“省一级学校”。如今的灰寨交通便利,楼房鳞次栉比,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灰寨必将变成一颗文明富庶的璀璨明珠。
灰寨镇(图2)灰寨镇位于揭西县中部丘陵地带,东南与京溪园和塔头镇相连,西面与大溪镇相邻,南与金和镇、钱坑镇交界,北与南山镇接壤,距县城22公里,距揭阳市47公里。地理区域东起后洋岭完,西到龙湖田心,南达南洋陈太埔,北至向阳章洲坝,面积54.0433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9个自然村。2007年底,全镇有41928人,其中农业人口36390人,非农业人口5587 人,外来人口1300多人。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香港等地。全镇以李、温、杨三大姓为主,有黄、洪等其他姓氏,其中李姓人口最多,温、杨等居次。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7.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88亿元,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全镇财政总收入0.739亿元。班子换届 2006年7月20日,本镇成立镇党委和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2006年8月6日,全镇34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101名中共灰寨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党代表。代表中,干部58人,占58 %;专业技术人员20人,占20%;先进模范21人,占21%;妇女14人,占14%;大中专以上学历53人,占52%;50岁以下的41人,占41%。8月8日,中国共产党灰寨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镇党委会成员11人,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2006年9月13日,全镇33个选区依法选举产生了灰寨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66名,代表中,中共党员38人,占57%;妇女10人,占15%;中专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9人,占74%;归侨、侨眷5人,占7%。9月15日,召开灰寨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主席和副主席各1名、镇长1名,副镇长3名。新农村建设 灰寨镇(图3)本镇党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规划好全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道路、环境卫生、医疗服务、农田灌溉、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至2007年底,全镇有15个行政村的主要交通道路实现了水泥化;12个行政村的村道安装了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2006年3月,灰寨镇新宫林村被确立为首批揭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后联村、老宫林村也先后被确立为揭西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镇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