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坪镇:
命名由来 兴坪人文景观(20张)兴坪镇在中国位置兴坪镇是原熙平县治所在地。三国甘露元年(公元355年),熙平县治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同年,建溪河圩(大榕树至今粮管所一带山地),是阳朔最早的圩镇。隋开皇十年(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后,此处仅作圩镇。“熙平”经历史沧桑,年深日久,讹为“兴坪”,距今已有1737年的历史。历史沿革 清兴坪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位置初,兴坪属长乐乡崇富里管辖,清末民初属东上区管辖,民国二十年设兴坪乡。公元1949年11月仍称兴坪乡。1950年2月,将大源乡以及杨堤、天顺各一部分村并入兴坪称第三区,1956年1月至1957年改称兴坪区。1957年12月后,分为兴坪、江村、画山3个乡,划归第三区的原天顺乡有一部分村分出建立桥头铺乡。1958年8月,建立兴坪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兴坪、江村、画山、桥头铺4个人民公社。1962年7月,公社体制改三级所有为两级所有,撤销大队设区,称兴坪区,画山一部分归葡萄区。1968年10月,复称兴坪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称兴坪镇至今。历史文化 兴坪集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浏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寻总统足迹。兴坪的奇山异水,先后留下了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陈毅、杨尚昆、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就是叶剑英元帅对兴坪古镇的高度概括。基本概况发展 兴坪兴坪镇古街镇总面积305.4平方公里,是阳朔县面积最大的乡镇。下辖桥头铺、西山、古皮寨、书家堡、白山底、思的、大源、江村、西塘、水洛、兴坪、画山、渔村、大坪14个村委和兴坪街道、渔业2个居民委员会,171个自然村,1.04万户,4.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25万人;汉族42156人,其它民族 479人。兴坪镇政府所在地兴坪镇,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中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集镇,2000年9月3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集镇。镇直属单位设财政所、福利国税分局兴坪征收处、税务所、农业服务中心、市场服务所、旅游服务站、环保站、计生服务所、公安派出所、供销合作社、食品站、农村信用社、农行营业所、电信所、邮政支局、粮管所、司法所、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供电所、中心校、中心医院等。每逢三、六、九日为圩日。地理位置 兴坪镇地属丘陵,地势东高西低,镇西为岩溶地貌,群峰如剑芒排插,分列于漓江两岸,东半部属蒿坪龙山脉,山高坡陡,海拔多在4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数以百计,最高峰是蒿坪龙,海拔1701米,是阳朔县最高点,境内有漓江、大源河,湖家源流经境内。兴坪镇森林密茂,河流纵横交错,地势复杂。清咸丰四年(1854年),农民起义首领邓兴爵、钟兴茂率义军东渡漓水,杀土豪和团练首领,开展反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桂东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在这里建立兴坪区、天顺、大源乡民主政权和游击根据地,是革命老区。农业发展 兴坪硕果累累的沙田柚镇自然资源丰富。兴坪镇有耕地44032亩,其中水田27735亩,旱地16297亩,以农为主,主种水稻、玉米、香芋、花生、大豆、板粟、甘蔗等。水果主要以沙田柚、柿子、夏橙、金桔、桃李为主,其中以沙田柚、夏橙、金桔最为有名。兴坪镇的香芋从1999年起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芋类专用食品,2002年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商标,成为阳朔县最早注册商标的农产品;金桔曾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农产品称号;沙田柚1995年获农业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8年在全中国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兴坪镇把夏橙、金桔、香芋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夏橙为主导产品,建立了7个春夏熟水果示范基地,夏橙发展较快,2003年已达3500 亩。在思的建立了2000亩香芋示范基地。水产养殖主要以漓江甲鱼、鲣鱼苗为主,年产漓江甲鱼2.2万只,鲣鱼苗50万只。森林面积5776.1公顷,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等。2003年兴坪镇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90元。财政收入648万元。矿产资源有铅锌矿、方解石矿等。 2003年,兴坪镇共有乡镇企业505个,其中镇办企业4个,村办企业21个,个体企业480个。乡镇企业从业人数1398人。旅游资源 兴腾蛟庵坪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漓江兴坪段素有精品画廊之称,自然风光兴坪自然景观(20张)十分秀丽。兴坪镇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山水自然风光、民居民俗风情、宗教人文三大主线的旅游格局,即以漓江精华风景段徒步游为代表的山水自然风光游、以“总统”渔村游(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分别于1922年、1998年造访渔村)为代表的民居民俗风情游以及以腾蛟庵烧香还愿活动为代表的宗教人文游;形成漓江游线,以九马画山、兴坪古镇、总统之旅为中心的旅游服务区;形成以莲花岩为主的岩溶风光区;形成以大源林场避暑山庄、西塘钓鱼山庄的休闲度假区;形成以地方传统民居特色为主的渔村风景区。兴坪镇有九马画山、螺丝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兴坪古街、老寨山“友好亭”、总统渔村、黄布滩、罗田大岩、西塘天湖、崧坪龙、腾蛟庵、大源林场、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大河背风光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兴坪拥有各类饭店、旅社13家,床位240多个。旅游工艺品、画店摊位10家,供游客乘坐的船只21艘,民居旅游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风土人情特色 兴坪古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条街上。一条是老街,这里都是有着数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一律是青砖青瓦兴坪镇街景青石板,雕龙画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地方于两户之间留出一条胡同以供通行,颇有古风,有的房子的屋顶上都长出了茂盛的杂草或小树,有的墙上铺满了厚绿的青苔。另一条是新街,这里多数是百年左右的房子,到现在只剩下些木板房了。第三条是湖南街,这是因当年湖南会馆在此街而得名。现在已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只能从一块铺在路上的石碑上隐约看到一些有关它的文字。习俗 每逢初一、十五,街上的人们都要象过年般做好吃的菜来祭奠先祖。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全兴坪镇的男女老少便都聚集到街上来,开展盛大的民间文体活动,或舞龙舞狮,或搭台唱戏,或对山歌等等,热闹非凡,当地人称此为赶庙会。为此,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鸭至杀猪宰羊来庆贺这个节日。同时,各寺庙也在这一天作盛大佛事,善男信女们便纷纷前往朝山进香,好不隆重开幕而这一天也正是小摊贩们最乐意的一天, 他们或打油茶卖,或包棕子卖,或炸油条,做包子或卖艾叶粑粑,都很吸引人,生意都很红火。民风民俗 兴坪的民风淳朴,也许是长久以来在山水美景,田园秀色之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兴坪人性情温舞草龙和,待人友好,小富即安,乐于平淡、悠闲、邻里和睦的生活方式,尽管旅游业在兴坪发展了许多年,外来游客比较多,而兴坪人淳朴、善良的民风仍未改变。为人称道的是兴坪的旅游业似乎是一片净土,无论是居民导游,还是餐馆饭店、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宰客”现象,这里的民风可见一斑。“春社”、“秋社” “春社”、“秋社” :兴坪人们都有过“二月社”、“八月社”的习惯,据说“二月社”、“八月社”是共祀社王菩萨的节日,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但在民众心目中倒比一般节日还显重要。民间就流传有这样一句谚语:“做官三年、不如耍社一天”。社日这天,各地还有一种义务相互帮助埋藏过世老人的“十友”男人大聚会,名目叫做“吃社”。这种民间结社组织,是兴坪农村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好传统。参加了“十友”社,老人过世后,一切后事有人帮忙到底,从入殓、报客、办夕,到入土圈坟,一切都做得妥妥善善。现在各地又新兴了一些红喜事理事会,比“十友”结社的功能多了许多,但“十友”社仍然存在。赏牌灯 一板登龙种民间文艺形式,它和龙灯、狮灯、故事台、八宝纸扎等多种民间文艺活动在兴坪流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由牌和杆组成。主要部位是一种扁长方形的纸糊灯笼,内部装有灯具,晚上光彩熠熠,处部则贴描图,花团锦簇,正面写上牌字,背面五彩缤纷。框内还暗装有八个或十个马颈铃。整队舞者共22人,其中1人敲碗锣,用锣声和自己跑出的路线指挥队伍,牌灯的活力、吸引力中心是一个跑字。故此它又有一称谓叫“跑牌灯”。牌灯一跑动起来,它那美丽无比的牌型外观,那有节律的、催人亢奋的阵阵铃声,加上那一队整齐着装、身姿矫健而颇具吸引力的舞者,总是使人一见就精神倍添,心情愉悦。跳大头狗 (又名大头狮子):民间文艺形式的一种。其跳法与舞狮相同跳大头狗时由两人组成,一人舞头,一人舞身,乐器主要是大鼓、大喳、小喳、锣,乐器的节奏十分强烈。跳大头狗一般在重大节日时跳,每当跳大头狗时,附近的群众便自发的进行围观,燃放边炮,场面十分热闹。舞草龙 舞草龙的习俗在兴坪流传已久,相传甚远。每年只有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才舞草龙,并在晚上才舞,草龙全身用稻草扎成,龙身在15节左右,每节都插有点燃的香,龙身在舞动时,点燃的香随风飘动流星般闪烁,非常漂亮。每当草龙舞到某一户人家时,这家的人便会主动的为草龙插香、燃放边炮,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板登龙 跳板登龙一般由三人组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份。龙头、龙尾用竹子扎成固定在二人板登上用彩色纸裱好,龙身用一张二人板登裱好就成,跳板登龙的人一般带面具,面具为一些常见的小丑形象,乐器为二胡、三弦等,其曲调为彩调腔。跳板登龙的时间一般在春节期间。赶闹子 赶闹子:兴坪人把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圩市叫闹子。本镇习惯把人们到圩市买卖办事统称“赶闹子”。这些闹子都按定期成市。现在都以公元纪年的阳历日期确定圩期。其中:每逢3、6、9日是兴坪圩期。兴坪圩市,是阳朔最早的圩市,成立于东汉三国时期,古称为河溪圩,迄今已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每逢圩期,圩市上从早上8时成圩开始至下午4时左右散圩,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赶圩人要买什么都有卖,要卖什么都有人买。例如兴坪的土特产香芋、茶叶、药材。九月十九 九月十九:农历九月十九是兴坪的庙会,是兴坪的传统节日。相传这天是观音得道之日,每当这天,当地群众自发举行祭拜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兴坪的习俗,据说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兴坪庙会民间色彩很浓重,当地老百姓都会自觉出钱、出物支持一些传统活动。九月十九当天,一般会有群众集会、文艺游行、地方戏曲、公演电影,还有篮球赛、棋牌赛等活动。民间工艺竹、木雕工艺品 漓江奇石兴坪的竹木雕手工艺品,十分受中外游客的喜爱。菩萨、如来佛、戏曲脸谱、龙头拐杖、竹雕对联、龙凤笔架、雕花笔筒、楹联、烟盒、鼻烟壶、羊角雕壶、木偶等品种。这些产品,有地方特点,代表着古老的东方文化,具有很好的观赏、收藏价值。
漓江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的漓江山水,同时也造就了漓江奇石。漓江奇石大部份来自土生土长的漓江,一部份来自漓江支流(大源河),漓江奇石以其奇异的形状、丰富的色彩广受游客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