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厚镇:
河北省玉州区仁厚镇基本简介 唐县城(今县城之仁厚镇)早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8年)就是鲜虞白仁厚镇种植狄人所建治所。西汉初置唐县,时县城阳邑(亦称唐、唐邑,今南北固城村),相传亦是尧为唐侯时的治所。晋时始迁县城于唐县城。隋朝迁县城于左人城(或称左人邑,西汉为左人乡,今周雹水、北雹水村)。唐代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迁县城于西城子里(今西城子村),五代因之。北宋又迁治于左人城,不久又还治于唐县城(即今县城)。金、元、明、清及民国,唐县均在今唐县城设治,俗称唐县城。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整修城墙,筑东、西、南三门城楼,建学庙。明隆庆三年(1569年),增筑县城东、西、南三门瓮城。崇祯七年(1634年),加厚墙体,增筑垛口900个。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东门瓮城由向东而向南。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唐县城垣。嘉庆十五年(1810年)八月大修城垣后,城周围720丈,高3丈,顶宽1.3丈,底宽2.3丈,石脚土身,垛、面、门、台皆砖。时东门曰环东,南门曰卫南,西门曰镇西。城北有沙河道,右岸有护城石堤,城南有城涧河自西而南护卫,上图为光绪三年县城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