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镇:
简介 1987年由新圩镇分出独立成乡,1994年5月撤乡设镇。全镇土地面积6767.51公顷(合10.15万亩)有耕地面积30045亩,占全镇总面积的29.6%,其中水田27470亩(保水田24474亩),旱地2618
大里镇亩,主要分布在南半部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活。现镇人民政府驻地与玉林市大塘圩相连,(距北流市区23公里,距玉林市区11 公里)。辖罗样、沙埒、六堆、小马、林垌 冠塘、高垌、六马、月塘、大塘、罗坡、大里、古红、宝熙、六厚、林村等16个会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小组。1995年末在9028户,44857人,其中女性21308人,非农业人口5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3人。村民说粤语方言和客家语。历史沿革 大里镇在唐代曾为陵城县治所,清代为石二里。民国初,沿袭清制。解放初期为六厚区,1958年改称六厚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新圩人民公社。1978年在现辖区内设两个管理工区,即大里管理工区和沙埒管理工区1987年由新圩镇分出独立成乡。1994年5月撤乡设镇。大里镇内的窑卑村(高陂村)于总章元年(668年)至开宝五年(972年)北流设立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时,曾为陵城县治所。地理气候 大里镇地处大容山南面,地势北高市低,境内最高峰位于北部大容山的狗坐岭,海拔611.力米。北部山势起伏,南部较平坦开阔,略带微丘。主要河流为发源于大客山的清湾江由北向南贯穿镇中部.最后汇人南流江水系。其上游的玉林地区大一山水库及电厂,是玉林地区的重要水库和电厂之一。大里镇地处北回归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