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圩镇:
简要概况 岳圩镇岳圩镇位于靖西县城东南23公里处,东靠湖润镇,西邻壬庄乡,北接同德乡、化峒镇,南与越南接壤。全镇总面积99.63平方公里,共辖7个村(街),60个自然屯,1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3万多人。[1]历史沿革 岳圩镇宋、元、明、清至民国皆为频峒。清光绪间改为频峒团,团驻岳圩。民国21年改乡,属南区。解放后1950年初属化峒区,后称第二区。同年11月增设第四区于壬庄,改属第四区。1952年区驻从壬庄迁至岳圩。1958年改称岳圩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称公社,1984年10月改乡,1992年改为镇。[2]产业结构 岳圩镇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1385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有烤烟、生姜、杉木、水果等。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2572万元,粮食总产量591.2万公斤,财政总收入88.18万元。镇区集贸市场每年成交金额约500万元,成交货物有30多个品种,成交数量每年约有250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贸易量每年均有增加。[1]
农业主种水稻、玉米,兼种黄豆、红薯,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田七等。年产粮418.90万公斤,人均有粮333公斤,人均纯收入232元,生猪年末存栏6000头,耕牛5435头,马88匹。有鱼塘水面约200亩。镇办企业有农机厂、农机站、锰矿场、林场、畜牧场、砖瓦厂等,年产值99.42万元。自然资源 岳圩镇35kV变电站工地难滩河自镇西北方入境,流经大兴、岳街两村(街),至7 4号界碑入越南境,境内河长约7公里。自化峒镇与岳圩镇交界的十九渡桥以下有连续急滩,浪花飞溅,烟雾满天,鱼过尤难,故名难滩河。该河两岸风景怡人,著名的有大兴风光等。镇境内河段水质良好,水势也较平缓,适合于漂流旅游。目前,该河跨国漂流旅游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预计几年之后,难滩河跨国漂流旅游将成为岳圩镇乃至靖西县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之一。[1]交通运输 岳圩镇地处中越边界,向北有柏油公路可至县城,南可往越南重庆、高平,东西方向有沿边三级柏油路贯通,西可达壬庄乡、龙邦镇、安宁乡等直至云南省,向东可至湖润镇、大新县等地。岳圩口岸距镇政府所在地仅1.5公里,目前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口岸,边贸部门已经立项规划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岳圩口岸将成为靖西县与越南进行跨国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一,发展前景广阔。[1]家庭类型 按照默多克的家庭类型可以分成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三种类型。边境贸易发展之前的岳圩镇,家庭结构趋向于扩展家庭的大家庭的发展方式,结婚并不马上分家,而是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一直到最小的儿子成家,才会考虑让诸子另立门户,而父母会考虑和最小的儿子一起居住,就是分家的诸子也会居住在父母家的附近,以能相互照应。父权是家庭中的权威,负责组织家庭的生活和生产,这是由农业社会的特性决定的,不分家是能保证土地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家庭集中了经济、生育、养育等多个方面的功能,那么,一个大家庭,显然比小家庭有更强的功能;在应付农业社会随时发生的天灾人祸的变故,大家庭比较小家庭,也更有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