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概况 凌云塔(10张) 1787年(乾隆丁未岁),当时南坪汛巡检王霖,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作为己任,经过不懈努力,1792年(壬子)春建成学舍,延师启馆。当时人们感激王公恩德,取名为“如膏书院”。1800年(庚申)秋重建竣工,王霖四处劝捐,凑钱置产作为学用,每年收取经费所需。牌文记载:“凡愿子弟肄业及无力延师者,悉来听学,行见敬业乐群,人之焕然。”当时所有经费“未改妄耗,积有余资”。其后“院内余资营建石塔”,以此激励后人,作此塔为念。 齐跃南麓,南坪集镇向东(现为南坪村6组),巍巍然屹立一座八抬上顶,占地252平方米、高约20米的石拱之塔,号之“凌云塔”。该塔始建于道光七年,如膏书院建成后而落成。塔身斑驳,便仍俱一股浩然之风,锲而不舍势。“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剑气连齐微”正是其塔其人之证。
凌云塔在城北东1.5公里迎春亭附近,濒临赧水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塔高362米,七级,内有阴阳两径直达塔顶。因塔壮丽挺拔,“绝似青云一枝笔”,故称凌云塔。原塔西200米处还有名闻遐迩,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泗洲塔(又名花塔或斜塔)。塔3.5公凌云塔里处另有南塔。三塔远近相映,雄伟壮观,使古城更增姿色。可惜东塔、南塔均于1970年毁坏。